速不台下马,上下打量章邯一番,开口道;“还不,体格更加结实了,可见娶了公主殿下你小子的日子过得不。”
章邯憨笑着点点头。
“公主确实是个好女孩,章邯这段时间确实劳烦公主照顾,您看我气色都好了不少呢!”章邯指了指自己红润的脸道。
“你小子知道就行!公主是先汗的掌上明珠,你务必好好待她。不然别说大汗和诸位王爷那关过不去,就是我这个做姐夫的第一个就饶不了你。”速不台语气严厉警告道。
“您放心!章邯知道轻重好歹,定不负她。”章邯赶忙做出一番保证才让速不台稍稍满意。
“好了。今天咱们不谈兵法,你陪我走走。”听完章邯的保证后,速不台话锋一转道。
“但凭师傅安排,邯有不从。”
速不台把手里的马缰递给章邯,章邯赶忙接过。
湖蓝色的天空中几朵白云随着风的吹动,不断变换成各种形状,耀眼的红日也把云朵晒得微微泛红。当然不只是云朵泛红,天下所有被日光照射的物体也都被染上了红晕,包括正在校场上散步的一老一少。
“底下报告说,宋朝小皇帝又不安分了,频频向河南之地派兵。昨天大汗连夜开会,诸位王公大臣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大汗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速不台看眼身边牵马的章邯,对他道;
“”你也跟我这么久了,加之你平时也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又在汉地长大。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吧!”
章邯闻言暗道;这段时间光顾着提升技能了,竟然连“端平入洛”这件南宋历史上的大事件都忘了。
这件事情对于蒙古高层来说,可能还暂时搞不清楚宋朝的意图,但知道这件事情前因后果的章邯显然不在此列。
故章邯斟酌一下,便开始组织语言。
他很清楚,速不台这次问话不仅是简单的询问,更是速不台对他的一次考验。别看蒙古贵族平时看来都挺好相处,但暗地里这些人,对他的汉人身份依旧很警惕。
故章邯显得很慎重,务必要给对方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才行。
良久!章邯才抬头对速不台道
“以章邯的浅见,这件事情非是金国被灭的后续影响。
自蔡州之战结束后,我蒙军和宋军均已返回各自控制的地区。虽说在交战前,我们两方已经约定以后以蔡州为界,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然此时中原之地空虚,这就让宋国上下看到了收复故都的机会。”
速不台也认可章邯的看法,且在昨天的大会上,这种观点也得到了蒙古上层的普遍认同。于是微微颔首对章邯道;“不!继续说。”
见速不台认可自己的观点,章邯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下去。
“以邯浅见,宋朝皇帝的想法是好,这件事情也有一定操作性,但宋国达成目的的几率却相当渺茫。”
“哦?为何这般说。据前线将军传来的消息,宋军的战斗力并不像之前传言那般羸弱不堪,反而颇为强悍。就算不如我军,但宋人擅守,且我们在汉的兵马很少,看起来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说????????????说你反对的理由。”速不台问道。
“是塔察尔将军的奏报吧!”章邯一脸笃定。
“不!”速不台点点头。
“那就难怪了!孟将军确实是带兵的好手,章邯这点不否认,且他麾下的军队也算得上宋国的精锐。
塔察尔将军在蔡州之战中是看到过这支军队的战力的,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
但我们要看清楚,比起我们来,宋国的军队更加良莠不齐。这也跟赵匡胤开国时实行的重文抑武的政策有关。
我们且不管宋军的战力问题,以章邯判断,宋国这次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根本不在军队是否强大,关键在宋国朝堂能否达成一致。”
说此处,章邯直接被速不台打断了接下来的话,疑惑道;
“你具体说说,为什么送过这次军事行动的阻力不在军队,而在宋国皇帝和大臣身上。这次行动不正是宋国君臣率先推动的吗?”
章邯闻言心里暗道;果然!蒙古人上层之间就算有一些派系之争,但是和汉地王朝的争斗比起来,仍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由于制度问题现在蒙古的矛盾点大部分在汗位的继承上,而汉地君臣则是在理念的分歧上。
不是有那么句经典的话么;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