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在心里暗自吐槽,但章邯面上却是丝毫没显露出,对兀良哈台的一点鄙视。
这个兀良哈台的情况,章邯还是知道的。
其在以后蒙军攻打南宋和大理的战役中,和他的儿子阿术屡立奇功。这一家子祖孙三代全都是战功赫赫的人物,在整个蒙古帝国的征服战争中,都发出过璀璨的光芒!
这种人章邯绝对惹不起,故,章邯立刻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看着其一脸感叹道;
“早就听史万户赞叹过,速不台大帅的儿子乃是一只即将展翅的雄鹰。今日得见将军的丰姿,果然不负乃父,速不台元帅的遗风。章邯属实羡慕得紧呐!”
章邯这番恭维算是说到了兀良哈台心坎里。让从小生活在父亲光芒下的他仿佛六月天被灌了一大杯冷饮,心情相当舒畅!连带着看章邯的目光都变得顺眼起来。
直乐得其哈哈大笑,只见他笑声洪亮豪迈,随着笑声其满脸络腮胡子都跟着一抖一抖的。
对方这副模样落到章邯眼中,倒比其刚才一副臭屁的样子来,多了那么几分英雄气。
“你们这些汉人就是会说话,兀良哈台军功不显,实在不敢和父亲相提并论!”兀良哈台笑着谦虚了两句后,接着话锋一转。
对章邯道;“既然你也算自己人,就快随我先去觐见高昌公主殿下。见过公主殿下后,就可以随我回去拜见父亲大人了。”
“那敢情好,章邯也想早点见到速不台元帅。等等…”
“你说你身后那位女装骑士,居然是公主殿下?”说到一半,章邯惊讶道。
兀良哈台点点头,指了指自己身后道;
“不!那位美丽的骑士正是伟大成吉思汗的小女儿,也立可敦公主殿下。
也是我母亲秃满伦的妹妹。按照你们汉人的说法,好像应该唤作小姨妈?”说到这,兀良哈台不确定地看了章邯一眼,询问这种叫法是否正确。
“对对,按汉地的说法,称呼母亲的姐妹确实唤作姨妈!”章邯点头,表示其说得没。
“对就好…!”兀良哈台语气放低了些道。
”你既然是天泽麾下倒也不是外人。跟你说…我这位“小姨妈”虽然从小被伟大的成吉思汗奉为掌上明珠,但不知为何?从小对草原勇士的战斗不甚感兴趣,反而对汉人的文化十分钦慕。
所以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蒙古王庭少有汉人前来,以“小姨妈”的对汉人文化的喜爱,大概率不会为难你的。”
或许猜到章邯担心被公主刁难,兀良哈台还专门提点了章邯一番。
“多谢!”章邯感激地看了对方一眼,抱拳谢道。
兀良哈台所谓的摆摆手表示让章邯不必在意。
接着快速调转马头,对章邯催促道;
“我们赶快过去吧,别让公主殿下等急了!”
“好……。”
章邯答应一声,二人便驾马来到了对方军阵前方,
“吁...”二人刚勒住马缰停下,一道清脆的声音立刻传来,声音中好似带着些许不满道;
“兀良哈台,你的动作怎么像那笨重的熊倪一样,哪里继承了一丁点你父亲的勇猛矫健…?”章邯顺着声音看去,说话的真实兀良哈台介绍过的那位公主殿下。
面对公主的编排,兀良哈台完全没了和章邯说话时的底气,只是干笑地摸摸头不做言语。
也立可敦见他这副样子,顿时没了继续数落他的兴趣。
转而望向看着自己的章邯,询问道;
“看你的样子,是汉人吧!从汉地来的?”
章邯闻言不敢怠慢,毕竟对方是蒙古的公主,而自己只是个小小的百户,身份天差地别。
赶忙下马行了个礼,然后答道;“回公主的话,章某的确从汉地而来。乃是奉史天泽万户的差遣,运送金朝皇帝的遗体到漠北进献给大汗。”
章邯回答时脸上的的表情显得很严肃。被也立可敦发现后,对他安慰道;
“既然是来觐见三哥的使者,你这么严肃紧张干嘛?我们蒙古的习俗和你们汉地不一样,不必太过拘谨的。”虽然公主的声音很温和,但章邯还是下意识说了句。
“章邯多谢公主体谅。但圣人有云,尊卑有别。君臣之礼不可轻废。”
章邯是个现代人,又不是什么圣人门徒。之所以这么说,只因初次见面不了解对方的性格,搬出圣人来总不会出差。
“你是孔子的门徒?”
哪知,公主听了章邯这番言论,顿时不复刚才的温和语气,说话的声音都有些转冷。
章邯毕竟是在职场混了多年的老油条,很明显察觉到对方态度的变化,赶忙补救;
“章邯只是一介寒微,早年便投身军旅,四书五经都不曾涉猎,怎么敢自称孔圣人的弟子?只读过些兵法军书,诗词歌赋罢了。”
“那就好!你可曾婚配?”也立可敦闻言大松口气。
“啊?”章邯直接被其问得愕在当场!
见章邯就这么愣愣望向自己,也立可敦纱幔下脸蛋,不由浮上一抹红晕。暗道自己的话问得仓促了点,赶忙岔开话题;“照你这般说,你算是兵家的弟子喽?”
“既然从军入伍,章某自然要研读兵家先贤的著作,毕竟行军打仗用得上。但比起正统的文学,章某其实更喜欢一些诗词歌赋之类的。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众人听章邯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兀良哈台一众军汉没有感觉有一点美感。他们没什么文化细胞,不仅丝毫感受不到一点诗词之美,反而觉得这诗词纯粹是在病呻吟。
故这些人,虽然未曾表露,但眼底深处还是多了一丝不屑。
对这些军旅汉子来说,美丽的诗词完全比不上疆场厮杀的故事来的吸引力大。
也立可敦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可能是从小接触的汉文化比较多的缘故吧,能正常欣赏诗词中的美感……!
她在章邯背诵到一半的时候,也便不由自主地跟着章邯背诵起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脆的声音,宛若孤傲的鸿雁,伴着章邯那低沉的嗓音,吟完在寒风中久久不绝……。
两人同吟一词,不知不觉,恍惚彼此感觉都感觉到两人之间多了一丝牵扯般,吟诵完遂彼此对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