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见董浊如确定,也没有多说,是踟蹰:“主,儒有一事,不当讲与否。”
董浊笑:“文优乃董某心腹之人,有当讲不当讲。”
“有话来,难董某是那种听不进良言之人?”
李儒闻言,沉声:“主,如今这部尚书的,蔡邕如今与我等在一条船上,授予他吏部尚书无有问。”
“杨彪家学渊源,朝堂内外名声远播,为礼部尚书也无问,何况礼部尚书也非要职,就算杨彪有心也无有办法。”
董浊点了点头,静待李儒讲话说完。
李儒着:“黄琬掌工部,士孙瑞掌刑部也均无问。”
“是皇甫嵩与朱儁二人……”
董浊闻言,轻笑一声:“皇甫嵩虽之前与董某有些间隙,不过董某与其子厚,这个毋庸担心。”
“皇甫嵩有上将之略,负责兵部适宜正好合适。”
“何况兵部又无调兵之权,是负责军事杂务而已,若是征战起来,有他在一旁出谋划策也是好事。”
李儒点了点头,如今的局面,无论高官厚禄,都比不上军权。
而军权一要能调动军队,二便是军饷粮草问。
因李儒才问到了皇甫嵩与朱儁面前。
“主,所言正是,是户部掌金银钱粮,让朱儁来掌恐怕有些不合适。”
“就算是其一心为,若是忽然心存二,那就那麻烦了。”
董浊了李儒一眼,轻笑:“这个董某岂能不?”
“朱儁与皇甫嵩一样都是名臣良将,虽说在朝中是个麻烦,若领兵在外那是大麻烦。”
“朱儁人有轻财好义之名,让其掌户部到不用担心。”
“至于文优所虑,董某早有定计。”
“事还要落在文优头上啊。”
李儒闻言一愣,主的这是要将我排到户部中去?
不其然,这时董浊的话传来,“朱儁在外面领军是个大麻烦,如今将其召入朝中让其官户部,以其之能应无问。”
“不过粮草、军饷怎能操之与他人之手?”
“董某为大司农,兼领户部侍郎。”
“大司农如今虽是虚职,户部侍郎却是正官,届时文优在户部之中便替董某将钱粮一事好。”
“至于朱儁嘛。”说到这里,董浊轻笑一声,“他若是尽心竭力便好,若是捣乱,那也无妨。”
“文优啊。”
李儒连忙应声:“儒在。”
“以后可就要多操劳,操劳了。”
李儒心中欣喜万分,主待自己真是没得说,钱粮一事何等重要,竟给他来掌。
李儒行礼郑重:“儒定当竭尽全力。”
董卓摆了摆手,笑:“毋庸多礼。”
司隶
河内郡
中牟县
河内郡本在司隶地区洛阳东部,而中牟又在河内郡东部,靠近兖州地区。
时名将朱儁正屯兵于。
董卓入主关中长后,朱儁留守洛阳,朱儁认为董卓不是个好鸟,于是便联山东诸将准备当个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