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相国府
董浊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他召集所有亲信汇集于地议事。
众将匆匆赶来本有些疲惫,加上因为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时筵会中的气氛有些沉寂。
董浊坐于上首,吕布按剑立于其身后。
参加筵会之人大多是凉嫡人马。
文官幕僚以李儒为首,亲族有他的弟弟董旻、侄儿董璜。
武官众将就要多一些,其中以董浊女婿牛辅、董越、段煨三中郎将为首。
在三郎将之下则是李傕、郭汜、徐荣、张济、樊稠等一干将校,他们属于是凉一派。
而董浊身后的吕布,则属于州一派。
不过让他们没到的是这样的筵会之中还有一出乎的人物出现。
那就是蔡邕,蔡伯喈,蔡中郎。
他是董浊专门请来的。
“诸,董某如今已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了?”董浊目扫过众人,幽幽一叹。
李儒听了董浊的话,心中微急,生怕董浊政变之事所影响,起身驳:“主何出言?”
“当日之事,是王允等宵小之辈作乱而已。”
“主不必在心上。”
董浊未理会李儒,而望其身旁一人,“伯喈,以为呢。”
蔡邕起身叹:“有些事的确的岔了。”
在座之人见蔡邕口出言,纷纷默默不语。
他们均董卓对蔡邕异中,蔡邕曾三劝谏董卓,董卓全部照办,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董浊眼又扫过众人,像是在观察众人的神色,“前之事不也罢,既已下也没有后悔的理,董某召集诸前来,有一事。”
“那日若没有我儿奉在场,董某恐不能与诸相见了。”
“倘若董某身死,恐怕都不会有好下场啊。”
董浊言一出,在座众人加沉默起来。
因为这可是大实话,身为凉嫡人马,如董浊这棵大树倒了,他们手下这些猢狲可就倒霉了。
就在这时,董浊忽然开口:“伯喈,董某问,董某已除党锢,不计前嫌拔了他们,他们为何还要害吾。”
蔡邕眼色复杂的着董浊,默不作声。
董浊冷笑:“伯喈既然不答,那董某便告诉们。”
“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董某与他们不一样,不是统士族出身,在他们眼中董某是一边塞兵家子。”
“那是因为他们出生关东,董某出生关,他们担心吾若大权在握,他们那些关东士族益损。”
“灵帝遗诏今上继,何进等人却拥立刘协继,那时他们怎不说妄议废立之事?”
“哼。”
董浊冷哼一声。
当然毒杀废帝的事,董浊现在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初讨伐之时,董卓可是担心他们又将废帝扶持起来,所幸来了个一了了。
董浊神一变,脸上带着狰狞之色,厉声:
“他们让董某死,董某便让他们死。”
在座众人凛然。
同时凉众将领脸上却露出欣喜之色。
之前那个驰骋边境杀得胡人闻风丧胆的董卓又来了!
当年他们为何会跟随董卓,可不是因为董卓是官二,跟着爬的快,那是因为董卓当年也是一等一的豪杰人物。
破匈奴,伐羌人。
那可是真刀真枪拼出来。
为何凉州铁骑能够威震天下,那是因为他们一在边境与胡人作战,而不是像内地的老爷兵一样。
何况如今有吕布加入,凉州铁骑加上州铁骑在手,天下何处去不得?
到这里众人不在似之前的沉默,心中仿佛有一火在燃烧。
我等本是将头颅別在腰带上讨生的人,如贪生怕死,怕是早就死在边境上了,哪会等到现在。
众人眼热切的着上首的董浊,董浊面带笑,手下的将领样子已经从之前政变带的影响中醒过来。
“奉。”
“义父,孩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