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孙权,缓缓开口道:“子敬此话有理,要是此时不制止曹操的势头日后必生祸乱。”
鲁肃看着孙权和台下众人,觉得时机已到,便开口说道:“为何不请刘备帐下军师卧龙先生到殿前一谈?”
孙权沉思片刻,便吩咐道:“请卧龙先生到殿前一叙。”
孙权说完便不再说话,闭目养神,只见台下又开始传来不休的争吵声,有的说应该打,也有说此时不宜征战,武将基本上都是主战,吕寇看见坐在最前方的几位老者也在闭目养神,不言不语,没过多久,一位侍从引领着一位男子走进殿前。
那名男子,一袭白衣,手拿一只羽扇,气度不凡,吕寇知道此人正是诸葛亮,智慧堪称万古一妖人。
诸葛亮站定,开口说道:“臣诸葛亮,拜见江东之主。”
孙权睁开眼睛,吕寇看见孙权眼底闪过一道光芒,孙权随即开口说道:“诸葛军师,对于目前局势有何见解?”
“如今曹操大军已经齐聚荆州,随时可以发兵东吴,我主刘备有意于东吴联合抗曹。”诸葛亮开口道。
之前席前,一位老者起身看见诸葛亮说道:“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乐毅管仲,此语可有?”
这位老者正是江东名臣张昭,是孙策时期的老人,跟是把孙权托付给他,孙策临终之前曾跟孙权说内政不决问张昭。
诸葛亮对答道:“亮平生无功绩加身,如何相比。”
张昭接着说道:“听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本以为先生于刘豫州能如鱼得水,才思席卷荆襄,今夕荆州一旦归属曹操,先生的才谋何在?”
诸葛亮不由的一笑,随即说道:“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取同宗之基业,故力辞刘表,刘综孺子,听信谗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之辈可知也。”
张昭没有愤怒,平静的说道:“若此,和先生先前所言相违背,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诸侯霸业,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国,一战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此二者,真济世之才。先生如今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割据城池。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从横环宇,攻城略地,今得先生,人皆仰望,因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贼即将覆灭,拂高天之云翳,措天下于席之上,但又为何曹兵一出,丢盔弃甲,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遗志以安庶民,下不能守护疆土。”
诸葛亮平静的看着张昭长谈阔论,此时殿前鸦雀无声,之听张昭朗声道。
“丢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再无容身之地,为何刘豫州先得先生,反而不如当初了呢?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张昭说罢,便坐下,只见周围江东各个家族不由的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