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工人互相议论了两句,有人开口道:“姑娘,我只知道有个玉和大酒楼,在新水镇富人街上,这玉和火锅店还有富贵火锅店……没听说过。”
这些人都是农民,自然是没有听说过什么火锅店。
张丫丫道:“没,就是玉和大酒楼,以前叫玉和大酒楼,现在叫玉和火锅店,富贵火锅店就在玉和火锅店对面。
那这位叔叔你再叫一个人和你一起,以后你们两个就来负责玉和和富贵两家店的生意。
还有就是回村收冰粉籽的任务也交给你们两人…”
……
“其余的叔叔们,今日先到后院搭灶台,等灶台搭好了再给你们安排其他的活,婶婶们今日就先在前院跟着老工人们做事。”
搭灶台是为了能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双皮奶,现在人是够了但灶台还不够用。
工人们都投入工作了,送货的人也走了,张丫丫倒闲下来了。
看着商人们来拉走冰粉、交钱,然后与自己交谈,阿姐每日收钱,整理账簿,成了家里的账房先生。
阿娘每日和工人婶子一起做一大帮子人的午饭,张丫丫看不下去,又请了两个专门做饭的婶子。郑明华嗔怪张丫丫乱花钱,但还是笑着和工人婶子们夸赞闺女们懂事。
阿妹除了每天监督工人们工作,还要一边跟在阿姐屁股后面要看账簿,让阿姐再多教教她算数,一边和处成好姐妹的苏宁夏一起高声背诵学过的诗文。
张丫丫抽空回了一趟村子,给工人们结账,昨日两位工人叔叔回院子后告诉她,说村里的房子盖好了,让她回去瞧一瞧。
——
房子已经盖好了,宽敞明亮,枣红的大门和高高的青砖院墙,让人看着就高兴。
院子前围着一群村里的婶子,七嘴八舌的议论。
“天呐!你看看这大门,好气派啊!”
“天!这院墙居然都是青砖做的!”
“享福咯,郑明华真是享福咯……”
“哎?张家婶子,你怎么也来了!”
突然,有人惊呼一声,瞬间十几双眼睛看向同一个方向,原来是侯菊芳。
自从上次洪老三进牢之后,她好久都没有出现在郑明华家了,甚至路过都要绕道走,今天她居然站在郑明华家新院子门口。
看清楚来人后,人群又开始躁动:“张家婶子,你看看这房子,盖的是真好啊!可惜了子钰大哥,不然现在你们一家九口住在这里该多好啊”
“可不是嘛!哎?张家婶子,我听说子健媳妇儿有了,是不是?”
“对对对,我昨儿个还碰见子健媳妇儿了呢,确实是有了,现在是一家十口了。”
“这么大的院子,就算是二十口人也轻轻松松住得开,十口人算什么…”
听着这些妇人们叽叽呱呱的声音,侯菊芳眼睛里闪过一丝贪婪,但马上消失不见,喃喃道:“是,是是…子健媳妇儿怀了。”
然后抬头环视着面前的大院子,伸手摸上枣红的大门。
几个和侯菊芳关系好的老太太开口道:“张姐姐,你看你虽然住的也是青砖院子,但是远不及这院子大气,现在儿媳妇有身孕了,以后孩子生下来孙子又要娶媳妇儿,你不如跟你大儿媳妇说一声,让你们也住在这里得了。”
“就是,再怎么说这张丫丫也是你亲孙女儿,你住在这里也不用再出去给你儿子赚钱了,难不成她还会让你一个老太婆去挣钱养儿子孙子不成。”
“对啊老姐姐,我看着你这么老了还得给儿子孙子赚家底儿,我都心疼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