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早就在这一声声的老爷中迷失了自我,脸上泛着一层红光,从怀里拿出一个钱袋子丢给张丫丫
“美人儿,走,老爷带你去做披肩,哈哈哈哈”
说罢,搂着貌美女子便离开了。
张丫丫颠了颠手中的钱袋子,沉甸甸的,心中一喜。找了个角落数了数,竟然有五百文钱,论胡说八道的重要性,钱这不就来了吗!净赚四百七十文!
心情非常美妙!想高歌一曲!
迈着轻快的步子离开富人街。
去找阿娘和阿妹的途中,张丫丫进粮行问了一下粮食的价格,荞麦面最便宜,两文钱一斤,粟米八文一斤,大米要十二文一斤。
当即在系统面板上搜寻一番,发现系统里的大米竟然只要四文钱一斤,系统里粟米也就是现代的小米,比大米贵一点,要六文钱一斤。荞麦面更便宜,一文钱一斤。
看来以后只能偷偷自己出来买粮了,从系统买比在外面买便宜多了。
张丫丫从系统买了十斤大米还有五斤猪肉,还有油盐酱醋等简单包装的调味品,家里盐是粗盐,吃多了肯定不行,其他的调味品是一样都没有,她可不想再吃没有味道的饭了。最后总共花了九十二文钱,手里还有四百零八文钱。
把买好的米和猪肉以及调味品放进背篓里,朝包子铺方向走去。
到了包子铺却没见到郑明华和张小迪,张丫丫以为她们还在五粮商行,便想着放下背篓等一等,怪重的。
“小姑娘,你不买包子就到别处去待着,别挡着我做生意呀,走走走走走。”
张丫丫背篓还没放到地上,就看见包子铺老板挥着手一脸不耐烦的赶人。
背的箩筐比身子都大,早上那俩包子怕是已经花光了这一家人的积蓄了吧,既然不买包子,就不算他赶客了!
“你这人怎么……”
“哎!包子嘞,两文钱一个热腾腾的肉包子嘞,两文钱一个两文钱一个,这位大哥肉包子要几个……”
不等张丫丫说完,包子铺老板自顾自的吆喝起来,正午时分,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张丫丫懒得跟老板理论,背起箩筐重新找地方等阿娘和阿妹。
张丫丫没走几步就听到郑明华和张小迪的叫自己的声音,她们坐在一个角落的台阶上,看来也是被那包子铺赶了。
“阿娘阿妹。”
“阿姐!”
“丫丫,怎么样,兔子卖了吗?”
郑明华看张丫丫的背篓还是重重的样子,就以为兔子没卖成,虽然有一瞬间的失落,但还是安慰张丫丫说:
“没事,没卖出去咱就自己拿回家吃,好久没吃肉了,就当是庆祝和你阿奶她们分家了。”
张丫丫知道阿娘误会了,便解释道:
“阿娘,兔子我卖了,背篓里是我买的调料,咱家不是没有调料嘛,我就买了点。”
“买调料干啥,那玩意儿挺贵的,还不如买点荞麦面能吃好久了。你这孩子,买就买了吧,走,回家。”
张丫丫没敢说自己还买了大米跟猪肉,怕阿娘让她去退了,想着等回家再告诉阿娘。
“阿娘,我们坐牛车回去吧。”
张丫丫实在是累得慌,又冷又累又饿,在外面吃饭肯定是想都不敢想的。
郑明华看了看两个箩筐,确实有点重,就带着两个孩子去找镇上等着拉客的牛车。
“买了一百五十斤荞麦面,二十斤粟米,花了四百六十文钱,这几年干旱,庄稼都几乎没有收成,家家都靠给别人做工赚钱买米吃,这粮食是越来越贵了,今年又破天荒的下了一场大雪,不知道明年收成能不能好点,你阿奶给的那些钱修了房子之后就没剩多少了,我一个寡妇,做工都没人要啊。”
张丫丫听着郑明华有一搭没一搭的感叹,像是在说给她们听,又像是在说给自己听。张小迪跟在郑明华身旁,静悄悄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丫丫听的心里不是滋味,摸了摸怀里的钱袋子,或许只有暴富才能让人心安吧!
“阿娘,给。”
张丫丫将钱袋子塞到郑明华手里,真为自己感到骄傲!
郑明华攥着手里沉甸甸的袋子,打开看了一眼随即瞪大了眼睛,看了一眼张丫丫,又用手掂了掂重量。停下步子,一脸凝重的说:
“丫丫,我说这些并不是在向你们诉苦,老天让我们活我们就活,老天不让我们活我们就过好当下的日子,我每天晚上都教你们念书,你可知要读书先做人的道理。我们活着就要把脊梁骨挺直了做人,可不能为了活着做那些小偷小摸的事。”
张丫丫原本以为阿娘会夸自己,可是却被阿娘的这一串话整迷糊了,一脸迷茫的看着阿娘。
郑明华以为张丫丫没听明白,将钱袋子塞回张丫丫手中,
“你去把这钱还给人家,偷人钱财的事情不能做,以后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就在家闭门思过,以后都别来镇上了。”
张丫丫这回听明白了,原来阿娘是以为这钱是自己偷的。也是,一只兔子放平时一斤三十文,那只兔子皮毛好,也顶多卖个二百文。也难怪阿娘会怀疑了。
“阿娘,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是我卖兔子的钱,我咋可能偷钱嘛,你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我就算饿死也不会去偷钱呀。”
“一只野兔子能卖这么多钱吗,这少说也有四百文钱了,那只兔子这么值钱嘛,丫丫,你可不能骗阿娘。”
张丫丫见阿娘还是不信,于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郑明华都说了一遍,郑明华才重新将钱袋子揣进怀里,高兴的摸了一遍又一遍。
随后,走向牛车的步伐都轻快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