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符家派来的女使一路领着,李守节走进了后院的新房。
虽然断断续续的喝了许久,但是酒量一般的李守节还是有些喝高了,一路上他脚步虚浮,万幸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走进了洞房。
入门后,床边坐着一个用团扇挡面的女子,一身青绿色深衣,倒是和李守节的红色深衣配合很,红男绿女嘛。
这是自唐朝以来就形成的风俗,唐人认为绿色是象征吉祥、生机盎然的颜色。
新娘子穿青绿色的深衣,佩戴金银琉璃等头饰,新郎官穿绯色的深衣,大胆的冲撞配色显示了大唐气象。
一直到朱八八再造华夏,重新制定了新的礼制,这一现象才有所改变。与唐朝正好相反,在大明朝新郎着青色的深衣,而新娘子着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
再到清朝入关,红色才逐渐成为了喜庆的颜色,结婚的男女两方都穿红色礼服。
符六娘听到有人进来了,持着团扇的两手,不由得颤动了一下。
她把团扇抬高了几分,把脸挡得严严实实的,透过团扇的扇面,朦胧地看到一个红衣的身影坐到了桌前。
李守节喝了一碗茶水,一边续着杯,一边侧着身子瞥着床边的青衫,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神志顿时清醒了过来。
“这就是我以后身死相依的老婆了。”
饮尽杯里茶水,李守节坐到床头,从符六娘手里取下了团扇,露出来一张薄施粉黛的俏丽面容,脸上还有细微的汗珠。
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害羞造的。
李守节用团扇对着符六娘轻微煽动,一股气流缓缓冲开了符六娘脸上的热气,她看着李守节叹了一口气,挺直的身子也弓了下去。
“我都差昭序告诉你了,今天没必要一直拘着礼数,怎么舒服怎么来,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哪有你这样的郎君?”
符六娘轻轻推开了李守节,娇声埋怨道。
“好好好,都是我的错。”李守节一手抱着符六娘的肩头,一手挥着团扇,有点迟疑地问道:“六娘,你嫁给我是为了父母之命,还是确实想同我李守节厮守。”
听到李守节的话,符六娘坐起身来,看看李守节说道:“怎么,难不成你后悔了。”
“那倒不是,只是我贪图六娘的美貌,六娘是什么时候看上我的,虽然我自觉相貌出众,但应当还不足以能够让六娘短短三两面,就托付一生。”
“我与郎君第一面是那日郎君赴宴,酒后闯入后苑。那一日我自觉得郎君酒后举止有些唐突冒犯,但是清醒后为人还算是尚守礼法。”
看到了李守节点了点头,符六娘接着说道。
“第二次是之后的外出,郎君不拘一格,亲自带我姐妹二人做那富贵鸡,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方觉得郎君有些不同寻常。”
“第三日是府中,郎君奋身击走那赵家子,我想郎君静时文质彬彬,不拘礼法,动时勇于奋身,敢作敢为,此等男儿不正是是我想要的夫君。”
听着符六娘的解释,李守节握住了符六娘的葇荑,承诺道:“我李守节此生定不负娘子倾心相待。”
“现在还是未时,娘子午食可曾吃了些什么?”
“昭序送来了些糕点,我吃了些。”
“那怎么行,结婚可是个体力活,我再唤人给你叫些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