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勤闻言劝道:“华轩明心思缜密腹有良谋,此事必瞒他不过,况此雍州腹地,敌军封锁严密,逃脱不出为父还会连累你,你英勇无畏,忠儿大业还需你鼎力相助,切不可逞一时冲动而陨落在此。”
沛闻其父之言大惊,急道:“雍凉必有一战,今日若救不出父亲,恐成永别。”
杨勤闻言背向而立,叹道:“孩儿莫要如此,当此大争之世,心若不狠便难以自立,二州战事避无可避,若能使杨家发展壮大,我身死又有何妨。回告忠儿,日后为我报仇便是尽孝了。”
沛闻此言已知其父心意已定,再难更改,便拜伏于地,泣不成声。
二人交谈良久,勤令沛返回凉州,沛不舍离去,勤恐时久轩明生疑,便将杨沛呵斥而出,沛见此只得泣别而去。
轩明见此心有不忍,宽慰杨沛,声称自己力保杨勤无恙,沛感念此恩,拜谢而去。
这日杨忠正于校场练兵,忽报杨沛求见。忠欣喜不已,急请入内,问及家父为何未归,沛便将雍州之事一并告知。
忠闻言大怒,欲召众将出师伐雍,沛见之大惊,劝其家父还在敌手,未可轻动。
正交谈间,有人慌忙来报,忠召入内,得知北狄入侵,西平郡大部已被攻克。
忠大怒不已,急召众将决断,议定之后令王彪留守凉州,以程东启为前军,刘云锦为后军,自率中军亲往征伐,众将受命而去。
却说尔朱荣自用轩安之计后已过数月,此间已与秦衡之作战数次,双方各有胜负暂入僵持。
近日得知粮草不足,尔朱荣心急如焚,这日正踌躇间,忽报有旨从扬州来。
荣请入内,拜伏听命,得知原是行明见雍兖二州已攻伐数日民不聊生,为显威望便令元洋下旨,使二州议和,莫在生事。
荣正愁粮草不济难以取胜,便借此机欣然领命,遣使往兖州军营议和。
秦衡之此刻亦是将士疲弊难以再战,得旨意后便与胜军商议,欲罢兵言和,胜军却是不肯还欲再战,部将多附其议,双方僵持不下。
这日见得荣遣使前来,衡之欣喜不已,得知其意后,力排众议与荣罢兵言和。荣得知后亦是欣喜,遂班师而还。
入城之后未及安排事宜,刘氏便遣人问责,质问其为何未放杨勤。
荣惊惧不已,亲往劝慰,许其金银首饰,又以密语搪塞,事才方休。
次日,荣召众人议事,问及凉州之事时,方知早在其与秦衡之交战之时,杨忠便亲率凉州军大胜北狄,仅用月余便拓地千里,使狄人不敢牧马南下。
荣闻言大惊,问计众人如何对策,轩明进言:“可放还杨勤,遣使与杨忠修好,其感念主公恩德,必不会发兵相难,雍凉二州方可无事。”
军司马曹无恙反驳道:“万万不可,敌军虽勇,但兵少势微不足为虑,若是将杨勤放还,反倒会使天下人以为主公惧怕杨忠,令人耻笑。”众人大多附议,声言不可放还杨勤。荣亦称善,欲以杨勤为质,遂不用轩明之言。
轩明还欲相争,却见荣摆手示意,令其勿再多言,轩明见状拱手退下,不再言语。
荣见已无他事,正欲吩咐众人退下,忽见一人站出,声言有事欲报。
尔朱荣闻声视之,见得此人身着绿甲黄袍,魁梧健硕,正是汉中守将李松林。
荣令其言,松林便将探得蜀中之事悉数告知,听其所报,荣汗流不止,令众将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又遣钟岳率军三万驻防汉中,以防益州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