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六百六十块八角人民币的购买力。
那五两白银就是三千多元,十两白银就是六千多元。
另外还有粮米。
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在这个乱石之中,绝大多数的人——不仅仅是这些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啊!
一听说去九江、安庆就等得银子和粮食,胆子大的,当天就出发,老成持重的决定等一等,看去了有没有空手而归的,他们还有更深的用意,就是看看这事不是什么诡计。
如果真是诡计,去了九江、安庆,那就只怕是回不来了。
第一天,十万大军往九江方向去了三亭;第二天又去了三亭,第三天去了一亭,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十万人走了一多半。
武昌的形势立刻转危为安。
留下来的多是老弱病伤残了。
对于这些人朱聿鐭亲自出面安置,因为这将近三万人现在都是李定国的部下,朱聿鐭不能将他们遣散,于是就将他们安置在靠近江边的地方,有吃有喝,还让第三军和第七军中的军医来他们看病疗伤。
朱聿鐭为什么不将这七万往九江、安庆去的人直接引到南京去呢?
他不是已经在南京准备了八万两黄金了吗?
首先,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图谋不过之徒还不清楚,万一孙可望在这里玩了个反间计呢?
或者说是李定国在这里玩了个就汤下面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其次,现在就将这七万人都引到南京去了,会不会引起李定国的不满呢?
怎么说这十万人是看着他的面子才方正的,最后让你朱聿鐭割了韭菜,捡了便宜,这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是不好想的。
所以,让他们留在安庆则可以让朱聿鐭进退有余。
十万军的乱局暂时的安定了下来,如今就等着李定国回来,和他商议着怎么瓜分这十万大军了。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了,眼瞧着便要过年了,可是如今孙可望的事还没有了,降军的人心还没有稳定下来,朱聿鐭也没有心思回南京去。
这一回武昌内虽然没有遭到兵革之祸,但是也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据他所知,已经有很多百姓的家里都断了粮。
既然他这位绍武皇帝到了武昌,怎么着也不能让武昌、汉阳和汉口的百姓饿着肚子过这个年。
于是他决定让南直隶、江西和浙江那些相对太平的州县运一些粮食来武昌,他在江西放赈。
这件事,他具体的交给苏观生去调度。
到了腊月二十三,从各地来的粮食也陆陆续续武昌。
朱聿鐭去察看粮食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在清点粮食的苏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