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思之再三,最后决定派人带着自己的书信,秘密联系朱聿鐭,希望朱聿鐭能够从东面对湖广的建虏发动夹击。
当然,李定国肯定想到过这封书信有落到孙可望手中的可能,所以这封书信之上,他全部用的是暗语。
比如说联合出兵,李定国说的是合伙做买卖,希望掌管的也能参一股,盈利之后,对半分账。
同时,在这封信上,李定国留下了自己西宁王的印章。
不过这个印章是有问题的。
李定国的“西宁王”印章的“宁”字最后一竖是没有钩。
但是这封信上的最后一竖是有钩的。
出这个点子的人是金维新。
目的很简单,就算有朝一日,这封书信落到了孙可望的手里,李定国照样可以死不承认。
总而言之,只要没有实锤的证据落在孙可望的手里,李定国可以一概不认账。
甚至在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反咬给孙可望献上这封书信的人一口,以洗清自己。
在这个乱世里,想活命,想有一番作为,想光复汉家的江山,做人做事,不多留几个心眼是绝对不行的。
李定国的书信还没有到南京,鲁王朱以海领着他麾下的官员从镇江上岸,然后往南京而来。
朱聿鐭领着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城三十里迎接。
朱以海今年三十三岁,身着亲王青色冕服,长相太过平凡,就似我们平常所说的“路人脸”。淡而不稀的眉毛,不挺不扁的鼻子,四方口,非要说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那双眼睛了,还算是炯炯有神。
朱以海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人,身着大明皇帝的十团龙的龙袍,向自己这边过来,他想都不用想便知这人是绍武皇帝朱聿鐭,急忙快走两步,到了朱聿鐭的面前道:“罪臣朱以海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聿鐭急忙将朱以海扶将起来道:“鲁王殿下,快别说什么罪不罪的,咱们朱家到了今天这一步,如果连自己的侄儿我都容不下,那我们朱家就是自取灭亡啊!”
论辈分,朱聿鐭和崇祯皇帝比起来,属于祖父辈的;和鲁王朱以海比起来,则属于父亲一辈。
朱聿鐭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朱以海和朱以海的臣子们都倍感欣慰。
朱聿鐭拉着朱以海的手道:“来,以海,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杨大人,这位是苏大人,这位是堵大人,这位是高将军,这位是田将军,这位是周大人,这位是曹大人,这位是吴大人。”
朱以海字巨川,号恒山,与平辈相交,则要称呼他的字号,但是朱聿鐭属于长辈,同时朱聿鐭也为了显得亲爱,就称呼他的名。
朱聿鐭介绍完了随行的文武以后,朱以海也将自己的随员介绍给了朱聿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