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麟道:“陛下,这属当然,在陛下之前,从无贩夫走卒读书之先例,他们如何能知道考试为何?”
朱聿鐭道:“就是你们在三个月学满之后,我会出一张卷子,考一考你们,看你们学得怎么样,考试合格的才能拿到毕业证,毕业证是你们学习合格的凭证。”
安排完了抗虏军政学堂的课程以后,朱聿鐭下山回城。
此时正是春耕时节,南京城内城外,一片忙碌。
大明新军占领南京以后,出了少数当初迎接清军入城的地主家的田地被没收以外,大多数地主的家产未动分毫。同时,朱聿鐭一道圣旨,将过去属于明朝亲王的王田全部分给了百姓。
这里的分田并不是说将田地分给百姓,属于百姓私有,而是百姓对分得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买卖权。
另外,朱聿鐭取消了丁税,也就是俗称的人头税,带之一田税,也就是土地税。
土地税是每年一亩土地,抽税一两纹银。
这样的话,交税的就只有地主,而租种地主土地的百姓就不用再交税了。
并且明令,地主田地每一亩的租子不能超过四六,如果超过四六,租田百姓可向朝廷举报。
分得王田的百姓,每年的租赋是二八分账,百姓得八,朝廷得二。
另外,朱聿鐭下令在清廷控制区购买耕牛,陆陆续续一共购买得耕牛两千余头,然后朱聿鐭将这些耕牛租借给需要耕牛的人家,租金为分得土地的总收入的一成。
这样的话租种王田,同时又向朝廷租借了耕牛的百姓的租赋就是三七分账。
在回城的路上,朱聿鐭、杨廷麟、堵胤锡和苏观生看见田畴里早已经耕牛遍野,春歌互答,热闹非凡。
杨廷麟道:“陛下,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微臣仿佛看到了天下太平啊。”
堵胤锡道:“如果崇祯皇帝能够抑制豪强,严禁诸王兼并土地,就不会有天下大乱啊。百姓们所要的其实很少,能吃得饱穿得暖,就不至于到今天这一步啊。”
苏观生笑道:“现在也不晚,有了陛下,有了陛下的圣明,我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啊。”
“希望如此吧。”朱聿鐭知道苏观生是在奉承自己,但是他不拒绝人多时候的奉承,道:“可是现在建虏的势力还很强,朱由榔又不跟臣服,张献忠的余部还占据着云贵川,咱们的任务很重啊,咱们不能大意,也不能重蹈崇祯皇帝的覆辙,希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不要让我失望。”
杨廷麟、堵胤锡和苏观生道:“微臣谨遵陛下圣谕。”
朱聿鐭对杨廷麟道:“杨大人,抗虏军政学堂的事你要多费点心思,今后我大明的所有将官都从这所学堂里出来,我们建设一支真正属于我大明的新军。”
这话一出,杨廷麟、堵胤锡和苏观生不由得互看了一眼。
什么叫“真正属于我大明的新军”?
很明显,言外之意就是现在的新军并非真正属于大明。
其实说来还真是这样,现在大明新军能战的队伍主要是忠顺营和忠贞营的老底子。
随着对建虏的战事越来越大,军马越来越多,难道都用忠顺营和忠贞营的人马来做根基吗?
那样的话,驱逐了建虏,这新军还是大明的吗?
朱聿鐭见众人不说话,也猜到他们在想什么,道:“你们也不用胡想八想,稳定团结,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