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上海,西依南京,背靠京沪铁路,素有"江防门户"之称,
是汤恩伯军队重点设防的据点,
也是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重点突破地段。
对江防的策反工作,早在1947年就已开始,
此时江阴要塞的要害部位已为中共地下党员控制。
协助潜伏在江阴要塞的地下党员殷铁生同志等策动敌军起义。
吴大雄带着殷铁生同志的图纸,回到长江北岸,
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了情况。
此时,刘亚楼参谋长正在西柏坡开一次重要的联系会议,不在。
会议的内容很快传达下来。要求各军遵照执行。
主要内容是:
一,着重部署了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我们两个月休整,一切是为了打过长江去,
一切是为了如何渡过长江。能不能顺利地打过长江,
决定于此次休整的好坏。如果休整不好,则过江困难。
如果休整得好,则渡江容易。过江不能光凭勇敢,
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思想问题、物质准备问题,都要解决。
会议强调指出,
为适应战争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部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今后作战规模更大,更需要高度集中,与兄弟部队密切协同,
必须遵照统一的编制、番号、制度条令、法规手续行事,
不得自作主张,各自为政。要组织部队学习新的作战方法,
更要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严肃群众纪律,
把做群众工作看做与歼灭敌人同等重要的任务,
不仅要用枪杆子去消灭敌人,还要学会用政治工作去消灭敌人,
扩大我军节节胜利的宣传渠道和宣传效果,争取军政全胜的局面。
这次会议以后,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熊丹丹政委和秋容同志首先就政治思想工作,
对全纵队指战员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地讲解。
二来,在杨忠义师长和赵胜利师长的带领下,
全纵队展开全面的战役战术侦察活动,
组织团营级干部率领侦察队到江边侦察,
调查预定渡江地段的敌情、地形、水情、天候,
熟悉情况,同时也为制订渡江作战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进行以强渡长江作战为重点的战术技术训练,
召开战术研究会,研究山地、河川作战特点和战术技术问题。
第四,协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大规模的支援前线工作,
筹集粮草,修复道路,疏河开坝,组织庞大的群众支前队伍。
第五,十七纵队秘密进行了小规模登陆演习,轮番上阵。
让战士们更加熟练地掌握冲~锋舟操作技能。
按照突击、火力、运输三种船队分别编组训练。
刘亚楼参谋长和谭政政委亲自观看了演习场面。
对吴大雄连连称赞。认为吴带兵有功。
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
刘亚楼兴奋地告诉大家。
"现在,哈哈,我军连安民告示都复印好了。
第三,第四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只待中央一道令下,就可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直逼蒋军老巢——南京。"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