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娘,我去剥蒜。”
母子俩分工合作,很快,红薯蒸菜和玉米粥便做好了。
程广花将两大锅红薯蒸菜分成两份。由于大嫂家人多,老爹就一个人,大嫂家端去一大盆,老爹那里端去一小盆。
母子俩将红薯蒸菜送完后,便将饭菜端到院子里吃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李自同才同老娘程广花说起,老爹信中所说的事情。
听到丈夫的信中说,今年过年不回来了,程广花有一些不开心,但很快缓了过来。
“你爹,他不回来,咱们都要理解他。按照我对你爹的了解,他肯定舍不得路费,想着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多挣一些钱。
儿子,就是你爹看不了你得的大奖状了。他啊,若是知道了,心里一定不得劲。”
李自同原本打算开解一下自己老娘,但一听老娘的话语,知道自己想多了,今时今日的老娘可与往日不能相比较,是自己狭隘了。
“娘,可是爷爷那里,爷爷一定很伤心,心里会不开心。”
程广花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公公的性格,公公把两个儿子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
在过年这个重要的时刻,自己好不容易拉扯长大的两个儿子还不在身边,心里不痛快是一定的。
突然,程广花想到坐在自己身边吃饭的儿子,灵光乍现,既然两个儿子过年不回来,那三个孙子不还在吗?
稍微思索一番,程广花便打算吃过晚饭后,去大嫂家,与大嫂商量一下。
这边,薛小丽听完大儿子李自强念完丈夫写的信,不由得哭了起来。
薛小丽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性格柔顺,事事以丈夫为先。但结婚十三载,快一年了,还见不到自己的依靠与支柱,顿时,又犯迷糊了。
李自强和李自立头一回看到老娘如此反应,半大小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咋做。
听到大门外面传来的敲门声,感到一阵解放,终于有人来“救”自己了。
“婶子,我娘不知道为啥哭了起来,你去劝劝她。”
一听自己的铁杆闺蜜如此,程广花快步跑进屋里。
没,好妯娌已经晋级为铁杆闺蜜,而且是牢不可破的那种。
随后,走进院子里的李自同看到两位表哥,两位表哥一解释,李自同只觉得,婶子跟自己的老娘简直就调换了性子。
原以为是自己老娘会来哭这一说,结果老娘跟没事人一样,反而还调侃起来。
可婶婶这边,是真的没有想到。
程广花到了屋里,看到大嫂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心里也不好受。
自己搬了个椅子,坐到薛小丽旁边。
“大嫂,我晓得你的心情,事实上,我听到孩他爹说不回来的时候,心里也不好受。
可他们男人说不回来,肯定有他们不回来的道理,咱们得支持。不能因为咱们女人的一些想法,就耽误他们的大事。
我估计着,今年不回来,这事还是我家那个牵头的。这个我得向大嫂你说声,对不起。
是我家那个做的不对,你放心,等他回来,我一定让咱爹好好收拾收拾他,给他一棍子。”
薛小丽也知道自己又钻牛角尖了,当家的不回来这件事情,怪不了任何人。
“弟妹,我不怪任何人,就是心里不得劲。”
程广花看到薛小丽如此,便继续说道:“大嫂,咱们要看的开。
当家的不回来,我们要学会习惯。以后咱们的儿子们,甚至孙子们读大学了,有出息了,离家远了,咱们难不成还要哭吗?
那样就真的成了一个白菜包子。一掰开白菜包子,里面就直流水。”
听到这话,薛小丽忍不住笑了起来。
程广花,继续再接再厉,“比咱们心里更不得劲的是老爹,老爹那一关是真的不好过。”
最后一击,薛小丽彻底缓过来了。
“弟妹,那咋整?这可不知道咋跟老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