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妇人七嘴八舌地表决心,不回去,不嫁人了,住这里挺好,庵里有自己的庵地、庵田,有粮食吃,还养了鸡、猪,往后不吃肉,但有鸡蛋吃,还有好大一块菜地呢。
苏晴道:“我不赶你们走,若是你们想走时,提前与管事太婆说一声,由她禀给我。但你们现下在庵里,就算是心庵的人,我该庇护的自会庇护,不让你们被欺了去,但庵中的规矩你们必须遵守。
心庵不接待男香客、男子,除了每月上山送柴禾、米粮的,送完就得让他们离开。你们更不得在庵里与男子纠缠,若是被我发现,一律驱逐出庵。”
心庵不接待男香客,只接受女香客,因着她来了,最近名声大动,就连京南县的知县夫人、县丞夫人还有几家大户的太太、小姐们也赶来烧香。
宇文显来过,只是当地百姓不许男子上山,说是心庵的规矩,里头住的都是修行的女子。
上不了山,他进不了心庵。
苏晴的名头太大,她在庵里不到一个月,吸引三个女尼入庵,两人全是真正的尼姑,虽没有枯井师太的佛理高深,但一个会算命、做法事,还有一个会打理庵中庶务、精通佛理。
两人来的地方不同,都是听说华凰勘破红尘,在此出家修行,慕名而来。她们想寻一个修行地儿,以前遇到的尼姑庵,不是假庵,便是里头腌臜事太多。
苏晴直接让会打理庵中庶务的做了住持师太,她与另一个依旧是师太,但另一个只在每月初一、十五给人解签、释惑。
皇家对她的事搁下了。
有一日,苏晴发现庵中的住持师太在看一个上古象形文字的书,脱口而出:“水月医经?”
住持师太惊讶不已,“心师妹认得这上头的文字?”
苏晴点了一下头,“这是一部医经?”
“这个……不瞒师妹,这是我意外得来的,说起来这话长了。”
住持师太法号“水清”,早前是在一个叫水月庵的地方修行。只这地方太腌臜,她拜了一个师父,师父在世上极好,原是定了她做真传弟子,可师姐妹斗得厉害,后来居然陷害她,说她与男子有染。
师父给了她一本书,“水清,离开水月庵吧,去寻你的机缘,你命里会遇贵人,这是我为你抄录的《水月医经,是我传给你的。”
水清师太辞别了师父,揣着师父传的书,走过好些地方,真正的庵堂除了修行,却有传承、名利争斗;而那些假庵堂,她一眼就能分别出来,更是不愿在那里落脚。
她师父传她书时,还说:“贫尼读了一本子,上头的字,分拆开来,个个会认,可组合一起,没能看明白的不到十句,我瞧你是个有福缘的,许他日得遇有缘人,这书你就瞧明白了。”
水清道完了来历,又从自己的箱子里取出一极厚的书,“喏,这个,是我游历时,在西域沙漠救了一个被毒蛇咬的盗墓贼,非得要谢贫尼救了他的命,让贫尼从他的珠宝金银里取一物,贫尼怎能去金银,瞧着这书不,就给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