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凰公主出家,买了一座山头、一家尼姑庵,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她失踪被掳后发生了什么,也不必追问,人家已经出家为尼,谁还愿意对一个尼姑穷打猛追。
县丞吓得战战兢兢。
苏晴取回自己的《功名帖,“施主,请办文书罢。”
这是又出大事了,他是办理还是不给办理?人家是一个出钱,一个愿意售出尼姑庵,与他实在没有什么干系。
一个小吏进来,见县丞与冯族长跪在地上,看到县丞手里的漂亮的帖子,拿了过来,不由出口高呼:“天啦!华凰公主出家为尼了!华凰公主怎么就出家了呢?”
这一声高呼,立时引来了几个官差、捕头,聚在外头。
苏晴又催了一句:“施主,请办文书罢。”
小吏扶起县丞,“大人,办理罢。”
知县大人家的下人,更有一些县衙的小吏、差役,纷纷聚在周围看热闹,他们京南县发生一件名动天下的大事,委实华凰公主的名头太响,天下百姓都知道她的故事啊。
县丞收回旧文书,换上“宇文晴”的名讳,写了尼姑庵与尼姑山皆归她所有。
苏晴接过文书,“多谢施主,贫尼俗世时乃是魏王世子夫妇之女,生于天华三十七年十月,传说中那个诞生的死胎男婴将我调换,真正的苏皇后之女乃是燕国公府的苏四小姐苏迦,是现下燕郡王府的苏夫人。阿弥陀佛!贫尼并虚言。父母不知有贫尼,贫尼却得为魏王全府上下祈福安魂,以报生恩。阿弥陀佛,贫尼告退……”
什么?他们听到了什么?
华凰公主不是苏皇后之女,而是魏王后人,是魏王的嫡孙女。
苏皇后的女儿是苏迦,嫁入燕郡王府的那位苏夫人。
他们听到了一桩皇家秘闻,会不会被杀人灭口。
县丞大人觉得自己知道了不得事。
冯族长如在梦里。
师爷道:“县丞大人怕什么,罪不及众,若是全京城、全天下的人都知晓了这事,难不成皇家还能把全天下的人都给杀光。”
苏晴拿着文书、《功名帖去了冯家庄东边的尼姑山。
人还未到,冯家庵上下十二个人都知道,山头换主,尼姑庵亦有主了,来头还不小,乃是华凰公主,失踪数月的华凰公主出家为尼了。
六十多岁的太婆,领着全庵的立在庵门前等候,终于看到一个包袱的女尼过来。
苏晴平静如常,“贫尼法号心,阿弥陀佛,从今日开始,贫尼便是这庵中的庵主、师太,你们收拾一间贫尼的禅房出来。明日一早,你们要像佛门弟子一般做早课,都散了罢。”
六十多岁的太婆眼睛亮了,庵里来了一位公主做师太,往后再人敢欺她们了,田地也是他们庵中的了,被公主买下来了。
立即指挥着手脚麻利的妇人收拾禅房。
这座尼姑庵倒比静水庵还大些,前院是佛堂,后院是禅房,前后两个院子,而她的禅房在后院正房,有打座修行的,有专做休憩之地。
她在前院里转着佛珠诵经,前世在静水庵看过几本经书,诵出来倒是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