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莱比锡主干道,这条路长达三公里,路边站满人群,慕梓一边微笑一边挥手。
在媒体的镜头里,一切都是那么庄重、柔和。
离开莱比锡后,车队直奔德累斯顿。
各大媒体争相转播,人们不愿过任何一个镜头。
柏林之声国际频道:“等了许久,女皇终于出现在街道上,两侧人群开心欢迎,城市挂满两国国旗,对普鲁士而言,这是一场成功的接访。”
新约克新闻:“女皇向世界展示着她的端庄与魅力,第一站始于莱比锡,随后是德累斯顿,接下来是波茨坦......”
德累斯顿之行十分顺利,慕梓见到了很多著名银行家,尤其是教科书提到的那几位。
她没有感到太多意外,反倒多了一些平静。
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教材内容只是她的日常生活。
大家考试前彻夜背诵的,不过是她平时处理的一些政务。
“陛下,德累斯顿银行欢迎您。”科贝尔伯爵弯腰行礼道。
他是著名的银行家、管理学家,曾经缔造了整个中欧的金融体系,也是占据教材一页纸的人。
“谢谢您,我在教科书上见过您,和真人相比,照片少了很多气场。”慕梓认真道。
“哈哈,是啊,我很赞同陛下的观点,但我很羡慕以前的样子,那时候又瘦又充满激情。”科贝尔伯爵笑着说道。
书里写过他的座右铭:锋芒留在心底,示弱才能长久。
院长将这句话视若珍宝,甚至写在办公室里。
“我记得您的那句座右铭,锋芒......”慕梓轻声道。
“忘掉那句话吧,陛下,那是为了应付记者,随便编的胡话。”科贝尔伯爵笑着说道,“我没有座右铭,人一直在变,每个年龄段都对应不同主题。”
他笑着摇了摇头,只有内心不坚定的人,才会需要座右铭。
参观了几家大型银行,这趟旅程也算告一段落。
临别之际,科贝尔伯爵拿出一个便签本,郑重地送给慕梓。
“谢谢您,这是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慕梓拿着便签本,语气十分认真。
“再见陛下,愿您一切顺利。”科贝尔伯爵弯腰行礼道。
车队缓缓驶离德累斯顿,河畔水车吱呀吱呀地响了起来。
慕梓揉着脸颊,心底松了一口气。
她拿起座椅上的手机,轻松地翻着消息。
屏幕上方弹出一条新闻:阿拉斯加总督夫人演讲出,多处地方磕巴、念词。
点开新闻页面,评论都在调侃总督夫人,认为对方演讲水平有待提高。
慕梓打开演讲视频,虽然很多地方磕巴、念,但不影响整体内容。
“亲王夫人,您认识阿拉斯加总督的夫人吗?”慕梓放下手机,目光落在副驾驶上。
“是的陛下,总督夫人是一位工程师,整天待在工学实验室。”亲王夫人笑着说道。
以前年轻的时候,她和总督夫人是同班同学。
在她看来,总督夫人很腼腆,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好吧,其实她演讲的很好,意思都传达到位了。”慕梓微微点头,下颌隐隐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