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的包间里,两对青年男女两两而坐。
只不过,是杨文轩和韩铭坐一起,秦忆茹和侯莹坐一起。
侯莹就是杨夫人,娘家是七家之一的侯家,长房长女。杨文轩是杨家的嫡系继承人,夫妻两个说起来是绝对的门当户对。
然而事实上,侯家已经渐渐败落,快要跌出七世家之列了。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水军统帅离世,侯家青黄不接。
候老将军是侯莹的祖父,曾经威震江南沿海。只不过,在他老人家去世后,侯家就有些乏力了,也可以说是厄运连连。
侯莹的父亲突发疾病而亡,两位叔叔身受重伤至今未愈,大姑姑失踪。如果不是靠着小姑姑力撑,他们这一脉估计连族长之位都保不住。
到现在,他们侯家都没有族长,只能等侯莹的弟弟加冠,才能接任。
韩铭听完也是觉得略有唏嘘,感觉家家都很难啊。
侯莹介绍完自己家的情况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秦忆茹开口,“殿下,我的小姑姑就是晋王妃,您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吗?”
秦忆茹眼睛瞬间瞪大了,“婶娘是候家人?”
“是的,只是小姑姑不想让人知道这层关系,改为祖姓。因而,外人都只知道晋王妃姓姬。”侯莹点头,说明了原委。
姬这个姓氏,立刻引起了韩铭的怀疑,“你弟弟叫姬子归?”
他是看过那个圣旨的,虽说被秦忆茹退回去了,可皇帝确实有过这样的打算。
侯莹一头雾水,连连摆手,“驸马误会了。祖姓,不是谁都能用的。据族谱记载,我们侯家,也只有小姑姑一人,才有资格用这个姓。至于是什么原因,什么条件能用,只有当代族长才知道。”
“你们五姓七家,都有祖姓?”
“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我杨家也有,同样是祖姓为姬。不过,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族人用过。”
韩铭愣住了,他此时有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是不是,这七家同出一源,祖上都是一个?
而且很可能秦家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才会大力相助太祖皇帝打江山。
晋王妃得以用祖姓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她嫁给了秦氏嫡系?
突然,韩铭想到皇帝说过的一句话,‘秦、韩本就是一家,这是太祖皇帝认可的’。一开始,他的理解是太祖受了韩家的养育之恩,加上高皇后的缘故才这么说的。
现在看来,韩家很可能与七家是一种情况。
那么,依照皇帝女儿奴的性子,不可能会随便把小茹和一个人绑在一起。哪怕是自己,也受过他的诸多白眼。
起先的时候,即便皇帝不认可自己,也不会不顾小茹的意愿,做这么一件事。
所以,姬子归很可能就是自己?这是来自大佬的蔑视,和下马威?
韩铭被自己的一番猜测吓蒙了,可这个逻辑是通的,属于合理的猜想。
“韩兄,有什么问题吗?”杨文轩见他一直不说话,问了一句。
“哦,想起了一些往事,杨兄见谅。”
“哪里,韩兄,上次的糖真是被人强卖的?”
杨文轩当时持怀疑态度,觉得很是荒谬。可是近日的消息沸沸扬扬,另一个相同遭遇的人亲自现身,药铺的掌柜也可以证明。
可他还是觉得有些怪,此刻真是不问心不甘。
韩铭很自然地点头,“不怕杨兄笑话,小弟手无缚鸡之力,当时害怕极了,连对方的长相都没看清。”
见他还是心有余悸的样子,杨文轩也就不再纠结,“是为兄的不是。贤弟,为兄痴长些许年岁,就托大了。”
“兄长客气了,且不说你我相交一场,就凭王妃这层关系在,理当如此。”
“哈哈哈,为兄都差点忘记了。来来来,你我兄弟满饮此杯。”
“那小弟先干为敬。”
两位女士看着,说了一会就亲如兄弟,一杯接一杯的人,相视一笑,俱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无奈。
男人,有时候真的和小孩子一样。
“殿下,按理他们这兄弟也不算认错。”
“他们都兄弟相称了,姐姐还如此叫我?”
“那就和姑姑一样,叫你小茹吧。”
“这才对。”
几人吃了顿热闹的晚饭,消食的时候,秦忆茹问起了他们过年还来长安的原因。
侯莹一脸无奈,把自己家里那些事和盘托出。
候玉身为族长第一人选,眼看三月就要成年,接任族长之位。可上个月,侯家出了点乱子,生意遇到些问题,而且是越来越大。
侯莹怀疑有人刻意针对,在查探很久之后,依旧没有头绪。
束手无策之际,只能来这里找自己小姑姑帮忙了。
“婶娘和小叔去西域平乱,恐怕短时间内回不来。方不方便说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到时候,也让婶娘有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