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江南因为丝绸业发达,整个江南足有数十万织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样,北方山西的矿工、山东的船工、河南的碳工、四川、两淮一带的盐工,这些都是新兴的工人阶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远比农民还要赤贫,对这个阶级这个社会的仇恨也远比农民还要大。</p>
赵和来自后世,自然深知阶级斗争的威力,如果现在赵和是一无是处的底层农民,或者是个身无余财的倒霉工人,那利用自己的学识与手段,发动这些工人阶级起来造反,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p>
可是现在赵和身份不同了,虽然赵和还是个底层胥吏,但他的家庭、老师、朋友都是统治阶级,同时赵和也在拼命往统治阶级上层挤,自然不希望有外来势力触动自己阶级的利益。</p>
赵和想了半天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来,依托东林党的身份,混入朝廷高层,然后来一次从上自下的温和改革,这样对社会的危害还能小些,总好过那种破坏力极大的阶级战争。</p>
不过赵和不准备依靠工人阶级,不代表他不准备利用这些窑工,这帮家伙这么多人,只要煽动起来,还能害怕几十上百人的杆子帮吗?</p>
赵和心中拿定主意,对赵小虎几人说道:“小虎你们几个明天接着访查,这次最好探知那个曲饭头的幕后老板!富贵你明天跟着我去看看那些窑工,最好能找到几个领头的!”</p>
宋献策听赵和都安排完毕,在边上说道:“东家,明天宋某陪同东家一同去如何?”</p>
宋献策今天跟着赵小虎几人跑了一天累得要死,明天准备偷奸耍滑想要跟着赵和休息一天。</p>
赵和一想宋献策擅长鼓动造反,明天正好跟着去看看什么情况,所以也就点头答应了。</p>
这时钱六通知饭已经做好,赵和这才带着几人出去吃饭。饭菜很简单,还是大米粥配咸菜,不过赵和不能让自己人吃不饱饭,所以让钱六去买了五十多个馒头。赵和这个举动在他来说很正常,让人干活就要让人吃饱饭,可是这个举动却让赵和的威望在慢慢升高,几个年纪大的铺兵更是赶紧过来给赵和磕头,表示对赵和的感谢。</p>
看到碗中的麦粥,赵和突然想起了自己上午弄来的那棒玉米,钱六这帮家伙都是本地人,何不问问他们这玉米是从那里来的。</p>
赵和从怀中掏出来那棒烤的半生不熟的玉米,对钱六问道:“钱六,你看看这种东西是什么作物?”</p>
因为玉米烤的漆黑,钱六接过来左右翻看了一下,然后说道:“总铺,这好像是那些窑工吃的番麦!”</p>
赵小虎听钱六这么说,也接过来看了一下,然后说道:“二哥,这就是番麦,在咱们南直隶很多人家都有种植,不过这东西不好吃,都是喂猪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