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圣人说过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只有将这个天下砸个稀巴烂,才能建立起更加美好的新社会!不过贤弟你我都是读书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所以贤弟应该利用自己的所学,去民间多结交各路强人,在其中挑选有能力之人,辅佐他帮助他,才能完成贤弟想象中的大同世界!”</p>
赵和这是在鼓动李信造反,如果李信的父亲或者老师在场,一定拿刀砍死赵和这个胡说八道的人,不过现在车中就他们二人,在加上李信正处在头脑发热的青春期,马上就认为赵和所说是对的。</p>
“谷丰兄说的很对,小弟回家就跟父亲说要去游学,然后在民间寻访谷丰兄说的能人!”</p>
赵和一听这可不行,现在自己还没混到内阁,如果明末农民起义提前发生,自己半点捞不到好处。在加上现在民间矛盾还没到爆发的时候,前几年的闻香教起事就是个例子,这就像脸上长个火疖子,如果没到时候硬挤,到时候就不会出脓而是出血。</p>
赵和害怕这个愣头青真的现在就跑了出去,所以赶紧劝道:“贤弟,现在时机未到,如果提前发动只会让民间志士无谓牺牲,只有等到时机到了,才能事半功倍!”</p>
李信听赵和这么说,问道:“谷丰兄,那这个时机什么时候才能到呢?”</p>
赵和当然知道时机是什么时候,不过不能跟李信说详细时间,赵和装作想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按照愚兄的估计,在有十年左右,民间矛盾会更加激化,那时就是发动时机,到时候民间举起义旗,将所有土豪劣绅打到,才能实现你我兄弟的志向!”</p>
李信听赵和说完大点其头,说道:“谷丰兄说的极是,现在小弟应该多多学习,只有更加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将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p>
赵和听李信这么说松了口气,同时心中暗喜,现在自己都已经布好了局,不管朝中与民间,未来十年内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自己只需按部就班爬到那个位置即可。到时候自己振臂一挥,号召天下有识之士铲除阉党,然后在扫灭李自成之流的泥腿子武装,将来自己必定留名青史。</p>
赵和以前忽悠杨涟、崔呈秀等历史名人,虽然对历史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人都是老于官场社会经验丰富,虽然听信了赵和的忽悠,但自己都具备主观判断能力,绝对不会真的头脑发热都按照赵和说的执行。</p>
可是李信不同,他今年只有十五岁,处于青春期爱冲动的年纪,在加上长期了解社会黑暗面,被赵和这么一忽悠,真的将赵和说的天朝田亩制度当成了解决社会矛盾的真理。</p>
在赵和离开后,李信将赵和说的话当成了行动指南,一直在民间寻找造反能人。在不远的将来,还真让李信寻找到了李自成,同时李信改名李岩,正式加入李自成的农民武装,时间远比历史上两人见面的崇祯十二年早出了十年,同时也对历史进程造成了更大的影响。</p>
赵和这时当然不知道他这只蝴蝶对历史的改动有多大,他回到泰安后,带着手下又待了几天,等看到自己在泰山留字镌刻完毕后,告别李信重新回到了东昌府,登上自己雇的客船开始继续北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