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等人在兵丁的护送下来到城北的泰安州衙门,赵和让杨彪带着王慧娘,还有其他人去找个旅店先住下,自己还要去感谢知州大人。</p>
赵和看了眼王慧娘,对杨彪说道:“老四,将这个娘们看好了,等我回来要亲自审问!”</p>
杨彪知道赵和什么意思,笑道:“请二哥放心,有小弟看着,绝对不会跑了!”</p>
赵和在衙役的带领下走进知州衙门三堂,明朝的衙门都差不多,不管是中央的六部,或者是地方的县衙,规制基本一样,大堂是重要庆典时用的,二堂是日常办公用的,三堂则是主官的休息室与书房,只有主官的亲近之人才能入内。</p>
赵富贵这时还不知道李精白与钱谦益的关系,所以并没有跟赵和说起。赵和看到衙役带着自己进入了三堂,心中还很疑惑,难道这位知州大人认识自己?</p>
来到三堂,这里大门四开,那个带路的衙役站在门口冲着里面说道:“回太爷,赵公子带到!”</p>
里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说道:“贤侄来了,快快请进!”</p>
赵和听里面这么说不明就以,不过听这位知州大人这么说,估计心情应该不错。</p>
赵和低着头走进三堂,先行礼说道:“后学末进常熟赵和,拜见知州大人!”</p>
赵和虽然没有功名,但他老师给他弄了一个监生,虽然是捐的,也可以享受秀才的待遇,自然见官不用下跪了。</p>
李精白来到赵和面前,拉着赵和的手说道:“贤侄不要多礼,快快请坐!”</p>
赵和被李精白弄得有些摸不到头脑,自己并没见过这个中年老帅哥,为啥称呼自己为贤侄?要知道人家可是五品知州,能称呼自己为贤侄,绝对不是与自己老子赵志高有交情,很可能是与老师钱谦益有交情。</p>
赵和想到这试探的问道:“知州大人,后学未成见过大人,为何称呼后学为贤侄?”</p>
李精白哈哈一笑:“赵和啊,你是没见过老夫,但老夫与你的老师钱牧斋可是莫逆之交!”</p>
赵和一听心中有了底,这位知州大人这么说,肯定是自己老师的好朋友了。既然人家都说是自己老师的好朋友,赵和就要起来重新见礼。</p>
赵和整理一下衣服,跪倒后叫道:“侄儿赵和,拜见。。”赵和想到这才想起来自己并不知道这位知州大人年纪,到底是比钱谦益大还是小。不过赵和看到这位大人四十左右岁,与杨涟差不多,大概是比钱谦益大了。</p>
既然年纪比钱谦益大,那就叫伯父不会错的,赵和恭敬的行礼道:“侄儿赵和,拜见伯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