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明代法律规定,捐生也是监生,等同于秀才功名,所以崔呈秀并没有看不起赵和,而是笑道:“贤弟年纪轻,又有名师教导,假以时日一定可以高中榜首的!”</p>
赵和并不想在自己的功名问题上多谈,他赶紧转移话题问道:“刚才崔兄说担任两淮巡盐御史一职,小弟实在羡慕,这可是个肥差啊!”</p>
崔呈秀听赵和恭维自己,苦笑了一声说道:“全天下一共十个巡盐御史,愚兄是最后面那个,你说手中能有什么权利?无非是个混日子的米虫而已!”</p>
赵和听崔呈秀这么说心中暗骂:当米虫不好吗?在怎么也好过你未来的臭名!</p>
“崔兄,小弟对盐政十分感兴趣,不知崔兄能否为小弟讲解一下!”</p>
赵和说完看到崔呈秀一脸疑问的看向自己,他这才反应过来刚见面就询问人家工作十分不礼貌,赵和赶紧解释道:“崔兄,小弟孟浪了!只是小弟在去年担任过一年常熟县户房经承,所以对税收十分感兴趣,现在听崔兄是两淮巡盐御史,一时兴起才问了出来!”</p>
崔呈秀听赵和说担任过经承,十分惋惜的说道:“贤弟的老师是探花郎,将来必定得中榜首,现在却从事了贱役,可惜了!”</p>
崔呈秀的座师是方从哲,但万历四十一年那科一共三百多人,崔呈秀位置靠后,估计方从哲根本记不住他。同时崔呈秀的蒙师也不是什么出名人物,所以他现在才在官场中不上不下,现在看到赵和空有这么好的老师,却自甘堕落去担任贱役,所以真的十分惋惜。</p>
赵和自己倒没什么惋惜的,他原本就不想拜倒霉鬼钱谦益为老师,也不想通过科举当官,所以对从事经承这一工作倒没什么抵触。</p>
崔呈秀看赵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中叹了口气,不过还是给赵和解释了一下巡盐御史的工作。</p>
巡盐御史不归盐运使管理,他们直属于中央都察院,有点和后世食盐专卖局的纪检组长差不多,虽然在地方工作,但却有些特派员的意思。</p>
巡盐御史一共十人,分设天下六个盐运使司衙门,两淮这里因为盐务繁重,所以设有两人。巡盐御史属于中央特派员,手中权力极重,基本上只要看到盐运使司衙门中有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直接上书中央。</p>
这些是巡盐御史的具体职责,但万历末年皇帝都不上班,朝中大臣分成几党互相攻伐,那里有心思管什么盐务。当时崔呈秀刚上任的时候,也确实上了几份奏折想要干一番事业,但所有奏折如同泥牛入海没了踪影,久而久之崔呈秀也就没了兴趣,像其他同僚那样,沉浸于走访名山大川之中。</p>
不过虽然崔呈秀不在干活,但他本质上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所以在没事的时候,利用工作之便很是研究了一下明代的盐法,也算是个懂得盐政的专才。</p>
崔呈秀听赵和想要了解盐政,笑了一下问道:“不知贤弟想要了解那方面的事情?”</p>
赵和一听来了兴趣,昨天他从温元化那里了解了到一些皮毛,但温元化一个黑社会头子,自然没有崔呈秀懂的多,现在听崔呈秀这么问,赶紧问道:“崔兄,小弟想了解开中法与折色法的利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