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太监,和电视中那些涂脂抹粉的阴阳人不同,王景弘除了没长胡子以外,完全就是一个正常的文官。</p>
赵和看到身穿一间红色龙袍的王景弘,赶紧躬身说道:“国子监监生赵和,见过王公公!”</p>
赵和没见过世面,不知道王景弘身上穿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飞鱼服,只是飞鱼与龙样子差不多,所以赵和将飞鱼服当成了龙袍。</p>
因为王安的关系,王景弘对读书人态度很好,他笑道:“这么晚了毕司徒派你来干什么?”</p>
这一开口赵和知道太监与普通人的不同了,太监嗓音尖细,说起话来如同女子,还有太监说话都是细声慢语,不知道是不是下面漏气,憋不住尿的原因。</p>
赵和心中恶意猜想,但表上可不敢表现出来,赶紧恭敬的说道:“王公公,学生是常熟人,老师是虞山先生!这次来南都来是拜访亲友的,原本想在南都游玩一番,可是没想到却碰到少监刘朝横行不法,勾结城中杆子帮将学生的亲友都抓了起来!学生是毕司徒的后辈,没办法只能求到毕司徒这里,毕司徒就把学生送到王公公这里了!”</p>
赵和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个王景弘与刘朝什么关系,万一这两个阴阳人关系不错,自己乱给刘朝扣屎盆子岂不得不偿失?所以赵和先实话实说,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p>
王景弘听完并没有什么表情,而是问道:“你是常熟人?这么说你认识县令杨涟了?”</p>
赵和搞不清王景弘与杨涟什么关系,只好马马虎虎的答道:“学生的老师与杨县尊熟悉,所以学生见过县尊几面!”</p>
看到赵和这样谨慎,王景弘笑道:“你放心,咱家的义父与杨文孺关系莫逆,咱家可以为你做主!”</p>
赵和听王景弘这么说心中大喜,赶紧说道:“原来如此,其实学生与杨先生关系不错,杨先生说过如果不是学生先拜了虞山先生为师,就要收学生为徒呢!”</p>
赵和在这里大吹法螺,反正这时候杨涟不在,赵和怎么吹都不会有人揭穿。</p>
王景弘虽然是太监,但也是内书房出来的知识分子,他没想到探花钱谦益能收这么一个油嘴滑舌的小子当徒弟,刚才自己只是说了句与杨涟关系不错,这小子就打蛇随棍上,开始拉上关系了。</p>
王景弘挥手打断赵和的吹嘘,然后问道:“你说刘朝欺压你,可有人证?”</p>
“王公公,学生的家丁都被刘朝抓了去,那有什么人证?”想到这赵和才想起来自己的那几个兄弟,自己跑了,估计赵小虎几人肯定被抓,现在估计性命不保。</p>
赵和赶紧请求道:“王公公,刘朝诬陷学生与粮帮勾结,派了士兵去抓捕学生,现在学生的几个家人兄弟落入刘朝之手,如果救援晚了估计保不住性命,请王公公先下令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