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乎哉?不多矣——”</p>
“嗯⊙_⊙”田晗满脑门的疑惑这话是什么意思?</p>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p>
李嘉故意略过,直接说道:“上百年的乱世,人心早就变了,还得由尔等儒林之人拾缀才是。”</p>
“臣定当万死不辞!”田晗闻言,眼眶湿润,他瞬间激动了,这个大任,舍我其谁?</p>
“对了,田祭酒,听闻你家中藏书甚多?”</p>
正在其感动之际,皇帝突然发问。</p>
这了就挠到田晗痒痒处了,他拾起心思,连忙道:“臣甚爱读书,多年来一直收藏,如今也不过十万卷罢了。”</p>
听言,李嘉颇为些惊诧,他的皇宫中,也不过二十万卷,想到其书多,但没想到这么多。</p>
“乱世以来,散册孤本极多,许多珍贵的书籍,就此没了,这对于朝廷,以及天下来说,是极为遗憾的!”</p>
皇帝感叹了一番,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复心儒学,就需要重印孤本珍籍,再塑人心,卿家的藏书,可否贡献出来,造福百姓?”</p>
“这……”田晗望着皇帝那诚恳的脸色,心中犹豫了,合着在这等自己呢。</p>
“臣,敢不效力?”为了儒学,他只能选择屈服。</p>
“好!”李嘉高声赞叹道:“田卿家藏书虽多,但也不尽够,其他的卿家定然也有许多孤本,不如卿家劝说一番,也贡献一些出来,为了儒学,一切都是值得。”</p>
“为了儒学……”咬着牙,田晗还能说什么,只能应下。</p>
待其走后,李嘉这才大笑:“打破知识垄断,才算是寒门进击的第一步。”</p>
唐朝时,印刷困难,书籍基本上靠抄写,极不方便,而那些门阀世家,以及权贵家族,就大量的藏书,某种程度来说,算是垄断知识,让许多读书人不得不屈服,挂靠。</p>
而且,各家藏书传抄时,容易有错字,这样一来,就错漏多出,许多寒门子弟就只能落榜。</p>
所以,李嘉大规模的收藏书,就是为了校正经书,从而使读书人不至于为此而错失机会。</p>
甚至,他还准备重新大规模刊印书籍,就从加了孟子的官学十经开始,然后再是其他的书籍,保留珍贵的孤本。</p>
打破知识垄断,普及书本经书。</p>
这就是李嘉所行的目的。</p>
传抄自然不符合时代了,雕版印刷要大规模应用,就会使书籍价格下落,某种程度上算是知识下乡了。</p>
话说,宋朝的文风鼎盛,也与雕版印刷术大规模普及有关,至于活字印刷?中看不中用,哪里工那么匠学徒识字的?而且,活字也太贵了,成本过高。</p>
当然,革新儒学也是他的目标,这并不是假话,若果真形成一种清正廉洁,敢于做事而不务虚的风气,他简直得要高兴得疯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