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恽对李绩还是比较有好感的。虽然李震这小子不地道,但是李绩对李恽还是可以的,因此李恽也不愿意让他吃亏,主动说出了用剑南道交换的事。至于独孤发嘛,李恽倒是不太担心的,李二交代的事情好歹是给办了的,给的地盘还是有那么大的,能交的了差了。
因此李恽出言给李绩解释道:“我家的那个白酒李伯伯是见过的,小子就不多说了。那个糖是个新鲜物什,好不好卖其实小子也是没什么数的,那个盐应该是绝对好卖的,这个李伯伯认可吗?”
李绩回道:“小子,你的那个糖和盐,都是绝好的物什,皇上给我们这些老伙计也分了点来尝尝的,老夫对这个也是很有信心的,你小子不用担心卖不掉的事,好的东西在那里都是受欢迎的,刚才那些老匹夫不是都给你说了吗,怎么你自己反倒是没甚信心呢?”
李恽点点头反问道:“那李伯伯可知道,我这个盐是用海水晒出来的?”
这点李绩倒是不知道,诧异了一下后回道:“这点倒是不知,但是老夫读以前的典籍和史书,商周时期好像确实是有海水晒盐的记载的。你小子是个有本事的,这么好的法子也能寻到,还晒了出来。这样别说我们了,就是普通的百姓都跟着你沾光了,你的那个盐着实不错的,比那个粗砾的青盐强上百倍不止啊。”
夸了一通李恽之后,李绩继续问道:“小子,你给我说这个作甚?”李绩自然是不会认为李恽想给他分享技术的,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个看的很重,说是敝帚自珍也不为过,外人更是不会问你的秘技的。
李恽回道:“李伯伯倒真的是见多识广,这个东西呢,其实不稀罕,小子在那边一百多个盐场呢,今年已经开始正式的大量晒盐了,产出是不会少,毕竟那么多的地方呢。可是呢,地方多了,有心人自然是可以探出来方法的,所以嘛,小子赚这个也只是占先机罢了,防是防不住的。”
“但是李伯伯也知道,小子有几个仇家,而且他们还是最有可能来刺探的人,毕竟这玩意得利可是不小。所以嘛,小子就把这个法子送给了皇上,皇上也已答应了要开设盐场来晒盐,只是不巧的是,皇上选择的场所或者说是小子给皇上推荐的场所,正好在河北道内。”
李绩问道:“为何要选择河北道的地方呢,河北道主要是山东及渤海边临海,再就是老夫镇守的幽州一带了,这些地方适合晒盐?”
李恽回道:“李伯伯有所不知,其实小子现在的封地安州附近,甚至就连冯盎的广州那边都算上,其实适合晒盐的场所是不少的,而且那边气候温和,每年见日头的时间也多,按说是适合晒盐的。但就是有一样不好,那边多飓风和大雨天气,算起来的话,其实还不如河北道内的临海地区好。而且我给皇上推荐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飓风的侵袭,雨水也适量,最是适合晒盐了。只是这样一来嘛,李伯伯在那边的生意可能就要受影响了,毕竟皇上在那边晒出来盐的话,李伯伯也不好卖高了不是。而且这玩意需要的人手不少,参与的人多了,其实人家缺的盐也就不多了。”
李绩却是笑了起来,喝了一口水后才说道:“小子,你想多了。皇上在那边晒出盐来的话,当地的百姓确实是能受益不少,至少是不会缺盐吃的了,这是好事啊,老夫又怎么会在意的。至于生意嘛,河北道的盐再便宜,那也是划给了老夫的,只是少赚些罢了。再说了,北上的靺鞨、东北的高句丽、新罗这些小国家也是可以走一走的嘛。而且据老夫的猜测,皇上是迟早都会对高句丽动兵的,老夫还可以借着做生意的名头,先遣人往那边走动走动,摸摸底也是好的嘛。”
李恽伸了个大拇哥夸道:“李伯伯好境界,既如此那小子就不再劝李伯伯了。都这个时候了伯伯就先坐会,吃了午饭再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