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时,当初提出用引水来筹措钱粮的人是你,”
前脚刚迈入客厅,李知风就已经开始冲着陈逢不悦道“现在雨没有下,水是越来越缺了,你之前给了他们希望,现在都到县衙门口来闹事,你自己说怎么办吧。”
当初从几大商贾手中拿钱的事陈逢没有和李知风商量,即便大半个月过去了,李知风对陈逢依然耿耿于怀。
进衙门的时候,陈逢就已经见到衙门口站着的那些人。
不用猜都知道是谁干的,还效仿当初的灾民一样举起横幅。
“大人既然传唤下官过来,想必大人已有对策,下官听大人吩咐便是,”陈逢显得很平静。
这话听起来很是顺从,李知风脸色也随之好看许多,“拿上来的钱粮都已经用到了赈济灾民上,现在肯定是拿不出钱粮来打通两条河道的,朝廷的赈灾物资也还需要时间,”
“所以本县的意思是,明天你带几个人去伏春水作作样子,就说是去勘察地形,反正前些年的图纸还在,用来应付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下官遵命,”
其实这也是陈逢自己的想法,这一个月来由于腿脚不便的缘故,导致自己在这县城里宅得太久。
出去走走正好,另外打通河道之事自己既然提出,那么就要做到。
现如今他的脚已经好了许多,便是骑马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接下命令后陈逢准备处理完剩下的几份公文便回去。
却在此时。
“县尉大人,沈姑娘说有要事见您。”
沈如绡一直在陈逢身边,如今县衙中的人几乎都已经认识。
陈逢感到很是意外,沈如绡很懂礼数,也很聪明,除非有急切之事,否则不可能会到县衙来找他。
于是陈逢果断放下手中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写文物的签发,并不是很重要。
刚出衙门,便见站在太阳底下踌躇紧张的沈如绡。
“怎么了?这么急切可不像你,”陈逢上前拉着她转移到旁边的民巷中。
沈如绡看着陈逢道“广阳那边来了一个姓田的人。”
广阳这个地名瞬间便让陈逢提起十二分精神,微惊道“居然这么快?”
从始至终,陈逢都没有给来万春写过一封信,也就是说除了跟随他来清溪的随从,这清溪实际上还有来万春安插的人。
要知道,广阳在剑南,清溪在剑北。
如果不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