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劳作一整年的农民露出发自内心的美丽笑容。
因为大量的游离资金冲进青帝国,让南华持续发热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国际社会也出乎意料的稳定下来,趁着有时间,刘一鸣趁此机会,来了一次上山下乡。
当然,此时不比南华初立时,刘一鸣最后选择仅仅在泗水和三宝垄周边简单巡游一下。
刘一鸣这次是轻装出行,除了安保人员,只带了几个有培养价值的青年干部。
一番巡游,发现了不少问题,刘一鸣都记在小本本上,回去一个个解决。
很快,到十月初,刘一鸣来到了三宝垄外,一个路边的村庄,随机的一户人家。
皇帝出游,瞒是瞒不住的,也没必要瞒,反正刘一鸣就不信,他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儿,还有人能安排演员等着他?
“皇,皇…皇皇上……草民周春根,给皇上磕头……”被刘一鸣选中的幸运儿口齿结巴,腿软的当场要下跪。
“起来起来,别紧张,我就是到处看看,看看大家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人欺上瞒下的。”刘一鸣把人拉了起来。
“咱们家现在有多少人?有多少地啊?”刘一鸣穿着便服,和颜悦色的对一个憨厚精壮周春根的问道。
“俺们家有七口人,三个大人,四个孩子,连队里划的是170亩……不过那树林边角的地方俺们也给种上了,总共有200来亩。”周春根紧张的说道。
“俺媳妇儿听说皇上要从镇上过,去镇上看热闹,俺爹也去了,孩子们在读书。”
虽然三宝垄基本都建设兵团改地方政府了,但民众们早就习惯了连队的说法,口头语没改。
因为紧张,所以“非法”种的二十多亩地他也抖搂了出来。
“他们都去了,你怎么没去?”刘一鸣好奇的问道。
“皇上饶命,草民是准备喂了牲口就去,这还没来得及…”周春根说着就要往地上跪下去。
“没事没事,我就是问问,这不是罪,我这个嘴……”刘一鸣拉着人,有些无奈。
“日子过得怎么样?两百亩地,三个人能不能顾得过来啊?”好容易让周春根知道自己不会杀他,安抚完了,刘一鸣才向屋内走去。
南华的农业需要补贴工业,总体上农产品的单价都不高,也就是南华地广人稀,自然环境优越,务农一般也过得不错。
加上奴工早已经消耗殆尽,每年抓到的刑徒还不够矿场用的,农业便成为了规模化的粗放式经营,总收入增加。
“好!可好了!托陛下的福,给了俺们这么多地,政府给拖拉机降价,还能欠着慢慢还,开着拖拉机,三个人种几百亩比以前种几亩地都轻松。”周春根有些局促的引着刘一鸣到了堂屋。
堂屋中能看到一些水稻秸秆的残渣,也能问道一股泥土的味道,这在收获季的农家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还在收获期,就不可能打扫干净。
“今年收成怎么样?怎么没看到谷仓?”刘一鸣走了几步,这个房子就看完了。
这是一个小平房,看样子已经有几年历史了,有四间屋子,左右各两间,左边两间屋子各有一张床,靠外边这个屋子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柜子。
右边两间屋子靠外这个有三张木板床,三个小柜子和一个小衣柜,靠里那个只有一张床,但是明显更加精致,还有一个同样精致的衣柜。
刘一鸣猜测,这应该是女孩儿的房间,而这床和衣柜,应该是母亲的嫁妆。
南华重男轻女现象存在,但是并不严重,主要体现在传统分工思想上,这只有靠时间解决。
“俺们家种了120亩稻子,因为要种的地多,孩子要上学,俺们家人手不够,不能伺候好庄稼,收了大概有十万斤稻子,都在晒场,谷仓也在晒场,您去看看?”周春根笑着,笑容很灿烂。
粗放经营单产低,泗水可以一年三季稻,不过一般只种两季,轮空一季随便种点什么,补补地力。
“产量有点低啊,发下来的肥料没用吗?”刘一鸣默默估算了一下,一亩地就八百多斤,单季就四百斤多一点。
这个产量,放在青帝国当然不错,在北方省甚至是不敢想的数字,但是这里是泗水,是热带。
水热条件充足,南华又一直在进行粮种改良,四百斤真算少了。
“发了,发了,可咱们不太会用,给树施肥还好,或者豆啊什么的长在土里的还好。
放水里总是拿不准时节,前面刚撒肥料,立马就发大水,后来我们一合计,放到旱季那几个月补肥用,现在还放仓库里。”周春根赶紧说道。
刘一鸣点了点头,具体如何操作他不清楚,发现问题他不用解决,只需要表示“我知道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