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昭容博学多识出身于落寞世家,十年前因为魏讽谋反案举家被牵连其中无辜获罪,老皇帝听说她学问不错,这才把她特赦了出来,让她在上书房里做个女先生,平日里负责执教京城的世家小姐和勋贵的女儿们,虽然是大材小用了,可得了个正规的编制也是多少人一辈子求之不得的事情吧。
从一个被充入内庭的婢女变成了执教姑娘们的女先生,属实算是一个励志少女的典范了...
汉末的女子是不能读书的,只不过世家女和皇室的公主除外。
世家女子出嫁的早,到了年龄就早早的出去联姻去了...
把已经成亲了的姑娘拉回来执教倒是也不合适,就比如辛宪英这种虽然博学多识,可终归已经嫁人了...要在家里相夫教子,尽量减少抛头露面的...
大汉的公主读不读书就不知道了...
可曹家人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读书的,男孩子就不用说了,天底下的名师大儒都拉过来给你做先生,女孩子的话虽然说无才就是德...可也不能大字不实一个吧...
曹家人之前混的很惨,故而最怕别人酸他们说是宦官遗丑、寒门出身..对于家里的孩子教育的不够,子孙后代都是没文化没学识的,故而曹操晚年的时候倒是也请了杨婉淑和一些亲近的才女给自己的女儿们任教...奈何已经出嫁的女儿就没这般的好运气了.....
读书学习真的很重要吗?
曹昂平日里也不觉得读书很重要?
借用云龙兄的一句话就是:读书?读个屁?
读书哪有上马砍人来的快乐?
从小到大他虽然也读了一些书,可在文化素养和知识的储备上属实和世家大族的出身的孩子们比不了...昔日里不做皇帝的时候倒是觉得学问这东西没啥用...可后来代汉称帝变成了天子...才发现没文化是个可怕的事情......
曹昂年少的时候要么是跟着父亲东奔西跑,要么是骑马射箭在军中练兵......
比起曹洪、夏侯渊这些文盲来说,曹昂已经算是文化人了...
可是在陈群、钟繇这群人看起来...自己终归还是个没文化的....
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读书人对于没有文化的人天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歧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人人平等,也不知道尊重两个字怎么写...
能读书做官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孩子们,他们天生就高高在上是上等人。
平民家里的孩子,还在为了生存苦苦支撑,活下来的要么倒在了服徭役的路上,要么变成了地方军阀抓去的大头兵,要么再屠城的时候被无辜卷入,庶民能够平平安安没有灾祸的在汉末活一辈子属实是祖宗保佑三生积德了
没有人在乎他们的命...似乎他们就是天生的背景板,他们决定不了时代的走向,甚至连自己的人生都决定不了......
他们写不出自己的名字,也没办法给心爱的姑娘写上一封情书,看不懂账目、甚至连官府发下来的告示都看不明白.....
而世家大族出身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读书写字,有名师大儒给他们做先生,只要学问学的还算不错,日后就有朝中的亲友举荐他们做官。
张大人举荐李大人的孩子,李大人举荐张大人的孩子,王大人举荐赵大人的门生,赵大人举荐王大人的门生....
有的人前程似锦,有的人朝不保夕....
曹操为什么一直对司马家还算宽容?
曹操作为一个落魄的寒族,他的第一个官职还要得益于司马防的举荐。
虽然这条关系是靠着袁家——颍川士族——司马防的关系网...
可这份来之不易的官职确是多少的寒族和平民几辈子都得不到的。
故而士族、寒门、平民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
士族是世世代代读书且可以做官的上等人。
寒门是祖上混的不错近几代不行了,勉勉强强还能读几本书,但是做官即便是要看运气了....即便做官要么是小吏要么是武将,想要封王拜相位列三公那是白日做梦了。
平民....啥都不是....
这个无数人赞美、憧憬的魏晋南北朝,这个英雄辈出的灿烂时代...对于普通人来说确是一场绝地求生的游戏...光是活着就已经十分艰难了。
故而士族对于庶民的歧视,甚至要高于漂亮国的肤色歧视。
而像曹家这种寒门再起的家族....说心里话,士大夫们也是瞧不上的。
河内司马家只是一个二线士族,可对于曹操的征辟却是看不上眼....
你一个宦官遗丑,一个寒门出身的娃,让我们司马家给你打工?喝高了吧?
有一部分的明哲保身在其中,可更多的还是士族对于寒门的鄙视...
故而若是某个小说里出现了汉末世家大族的少爷娶了个平民正妻....多半也是喝的高了...飞鸟与鱼不同路,三章不到就和离....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硬凑又能幸福到什么地方?
曹长安生的幸运,母亲是弘农杨氏,爹爹是当朝皇子...虽然曹家的出身是寒门...可登基称帝以后就不一样了...人家属于皇族了,故而大尾巴狼就变成了士族+皇族的产物了。
虽然在党派上,各大士族可能会有人不和他一心,可在身份上他们是认可皇太孙也是“上等人”的身份的....
故而汉末对于读书的定论就是:士族读书做大官,寒门涉猎做武将,平民路过纯陪跑....
祖上都吃了没文化的亏,被人家瞧不起了...故而老头子对于文化教育也是看重的厉害,这才搞了个上书房给臭小子请名师、找伴读...却不想这混蛋小子把那里当成自己后花园来了.....
可只要他能把本领学到手,再怎么胡闹老头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看不见了.....
太孙的文化水平在什么程度还有待考察....可老头子登基这几年来倒是被这群文化人弄得心烦。
登基以后的曹昂只觉得当皇帝一点都不好...自己一个习武打仗的粗人,天天翻着你们这长篇大论的书简,看了几段就看不下去了....眼瞅着桌案上铺天盖地的竹简他就只感觉脑袋疼的厉害...
奶奶的?这一桌字的竹简哪辈子才能看得完啊?
汉魏时期的奏折倒是和明清时代的奏折不一样。
明清时期用的是纸质奏折,非但可以折叠便于携带而且不用把书简放在“书案”上,,,
皇帝可以躺着看、坐着看、站着看都问题不大。
而汉魏时期的书简看起来麻烦不说,写起来也是麻烦。
要给皇帝上个奏疏,你要把竹简放在书案的上面,小心翼翼的拿着毛笔在上面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