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朱英将书信写好,将鸽子放飞。
还不等去找点吃的,汤軏马上催促道:“兄弟,事办完了,也该帮衬我一二了吧!”
汤和的病不是一天两天了,汤軏心里十分焦急,绝不能让朱英拖到第二天去。
朱英无奈的找了找一些书册塞在布囊中,这才起身道:“是你说的,治不治好都得给我找来通关文牍,顺带还送我海防图事的!”
汤軏连忙点头答应下来,见状朱英才带着汤軏一起走出房门。
两人没有马车,也无随侍,就这样快步的往信国公府上走去。
“你爹辞官之后,便连礼遇都下降了呀!”
汤軏点头道:“我爹还能说话的时候,就一直教导我们不能仗着父辈蒙荫肆意妄为,平日里对我们兄弟姊妹都很节俭,所以没有车骑,还望公子见谅!”
朱英点点头。
看来作为洪武时期得以善终的开国名将,汤和能得到善终的确是有缘由的。
老朱时期,别的不说,对百姓是真心爱护的,打了一辈子仗,得权得势后的人何其多,很多人都忘却了自己的苦出身,疯狂的压榨黎民百姓。
所以洪武一朝,很多开国将士都没有善终,老朱背负着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但民间对老朱的印象,始终不是残忍噬杀,因为这些被诛的功臣名将,罪名的写的清清楚楚。
而茫茫多的功臣勋贵之中,为何汤和能独善其身,其实朱英早就有了解,现在听闻汤和被接回京师,虽然已经退去所有权势,只保留一个信国公的爵位,但毕竟是大明柱国国公。
可却连子女都不配备马匹车骑,连汤軏这样身居要职的子嗣都简谱从事,足见汤和对老朱的了解是深刻至极。
见过了蓝玉的直爽跋扈,冯胜的好大喜功,朱英也对汤和这位真正的大明三驾马车之一有了期许。
徐达,常遇春,汤和,他们的名望与功绩,对大明的影响,远远不是蓝玉冯胜能比拟的,因为没有这三人,老朱不一定能从凤阳一介僧侣成为红巾军千总,大明真正的创始人中,这三位可谓是丰碑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汤和的名声,所以朱英愿意去看看。
不论如何,汤和的为人处世,朱英期许能见到大明真正的军伍大将。
两人边走边行,其实朱英的院子,已经是金陵城中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走过了江南贡院,便到了一众国公侯府,不多时便能抵达。
此时道路上,一架马车行来,朱英和汤軏连忙避让,待马车远走之后,两人才进入旁道。
“兄弟,我家到了!”
朱英看着气派庄严的信国公府,神情凝重的点点头,便随着汤軏一起跨入门中。
在两人消失后,先前朱英和汤軏遇到的马车才从另一条街道上驶出。
李景隆掀开了帘子,一脸疑惑,“这小子就是太子妃要我处理的那人?”
马车前,车夫点了点头,“没有错,身材样貌与皇长孙说的无二,没想到这小子手眼通天,蛊惑的圣上不算,现在还攀上了汤家这高枝了!”
“会不会说话!”
李景隆有点不满,看来这事情棘手了。
本来答应太子妃对付一个乡野小子,他李景隆还觉得不算什么大事,在听到太子妃说皇爷与他关系莫逆,当时他就有点怂了。
可没想到太子妃说这厮甚至蛊惑了皇爷另立储君,这就让李景隆觉得不好对付了,这几天找了几个不怕死的西番弟兄,准备找时间动手来着。
但眼前看着这小子被信国公世子带着进了汤府,这能是蛊惑圣上吗?
总不能汤家都是傻子也被蛊惑了。
“不好办,不好办呐!”
“九江公,太子妃就指望你了,这安排的人手都已经就位,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李景隆略微沉吟,片刻之后才说道:“罢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汤和已经口不能言,总不能让皇爷听汤軏这小子嘴碎两句就各种怀疑,锦衣卫查不到,咱也就没做过这事,走,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