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城。
朱元璋跪在太庙之内,祷告天神先祖,即日起斋戒沐浴。
宫城之内,有各州府推举的高僧,有远近驰名的方士,齐聚在太庙之外,诵经问道,为即将到来的大祭祈福。
待朱元璋敬告一众先祖和仙去的亲眷后,才缓缓站起身来。
身侧朱允炆连忙扶住他,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却看向一众牌位中的虞王灵位。
“皇爷爷,该焚香了。”
朱允炆也看到了皇爷爷的目光,懿文太子灵位之下,便是虞王朱雄英的灵位。
朱元璋却淡淡说道:“允炆,今日允熥还是身体抱恙么?”
朱允炆点点头,“允熥这些时日还是意识不清,或许是因为父亲离世,悲伤过度。”
朱元璋长叹一声,随着朱允炆登上太庙祭台,在栖霞寺境圆法师的示意下焚香祷告,礼毕之后方才带着亲眷回宫。
人才回到武英殿,朱元璋远远就看到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跪在门前。
朱允炆搀扶着朱元璋,一脸不解的看着这位指挥使。
本来朱元璋想速速从蒋瓛这里得知所稽查事务的结果,奈何朱允炆就随侍在侧,索性跨入了殿内,没有理会蒋瓛。
“皇爷爷,若有秘奏,孙儿便去随母亲与一众高僧诵经祈福了。”
“先不急,这两天有些事皇爷爷忙不过来,早上答应考考你,咱可不能让你生着闷气去祈福,看看你会如何决断!”
说着朱元璋就抄起桌案上的奏疏,示意朱允炆看看。
朱允炆习惯性的念了起来,“蜀王朱椿奏报,西番蛮人趁大军征缴柏兴州月鲁帖木儿,率部破关劫掠,已侵袭至大渡河沿线,劳请圣君裁夺,命蓝玉速速归部,驰援蜀地。”
“嗯!”朱元璋点点头,轻抚额头,问道:“应如何处置?”
朱允炆抬起头,说道:“那还需调遣蓝玉将军前往,击破敌酋,安境抚民!”
朱元璋没有说话,问道:“你觉着蓝玉在京师如何?说实话!”
朱允炆抿起嘴,思量再三后才说道:“既为国朝将士,当为国分忧解难!”
朱元璋淡淡一笑,示意朱允炆继续看下一封奏疏。
朱允炆看到朱元璋的神态,顿时就知道答错了,可如今蜀王求援,指名道姓的找蓝玉,总不能说蓝玉不给十一叔,你十一叔自己摆平吧。
留蓝玉在京师有何用,这些天还听说擅自调离京师禁卫,无诏令便做出如此僭越之事,再留蓝玉在京师,不仅他朱允炆不舒服,满朝上下都不舒服。
无奈的打开下一封奏疏,朱允炆才继续念道:“海防监军方鸣谦启奏,今海境倭寇之患愈重,沿海五十八座卫所皆严阵以待,然匪寇横行,兵力难以驰援各地,请圣上怜百姓生计之苦,念国朝天威之隆,派兵增援。”
随着朱元璋看了过来,朱允炆就连忙回道:“既然海寇祸乱海境,那也许派兵驰援。”
“允炆觉得派谁合适?”
“这……”朱允炆略微迟疑,最后才小心翼翼说道:“京师之中,尚且有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可调遣。”
“哦?”朱元璋笑了起来,“那他们一个要镇守陕西,一个要赴大同府督军,皆是我大明北境镇守,用来抵御海寇,那这些北地谁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