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阿祖一脸便秘的走出家门,朱英松了口气。
总算把这几家伙都送走了,这去城外村里一趟,哪还有时间去钓大物了。
取了斗笠,牵了驴子,朱英便往城外走去了。
屋外,徐辉祖看了看锁上的房门,心有不甘。
手中的书翻开看了几眼,这不话本么,这能有什么才华展示。
他琢磨着要不翻墙进去,窃他一两本书带回去,让三妹见见世面。
以他的身手,这院墙如同虚设。
可刚跳起来,顿时就看到朱英屋檐上的黑影,徐辉祖马上缩了回来,拍了拍心口。
“我魔怔了,这可是皇爷常来的地方,岂能没有锦衣卫看护,罢了,话本就话本,三妹将就看吧!”
徐辉祖才离去,巷子尾部,朱元璋才带着练子宁和黄观走了出来。
“看来辉祖是没要到好东西啊,不然不至于想翻墙!”
练子宁低头,没敢笑出声。
黄观则是一头雾水,“皇爷为何有此判断?”
“你懂啥,辉祖这小子不止一次从这里捞好处了,要真得了好,早就乐呵呵的回家了,唉,不中用啊,咱还说守在着来个搂草打兔子,结果啥也没捞着!”
黄观眼角抽搐,没想到皇爷居然是这个打算。
练子宁捂嘴收拾了下表情,才说道:“魏国公能交上来望远镜,也是莫大的功劳了,因为自个越权徇私,没得了赏赐,若他能跟朱英公子多来往,会有立功的时机的!”
“望远镜,那是何物?”
练子宁正想解释,朱元璋摆摆手,“这问题你们回头自己聊,现在做点正事,书呢,交出来吧!”
练子宁和黄观都是身子骨一抖,异口同声道:“皇爷,可否……”
看到两人神情,朱元璋就知道两人想说什么了,打断道:“行了行了,不就是想看完么?咱有的是时间,走,现在去武英殿还是文化殿,咱一起看,晚饭也不用愁了,咱管了!”
“圣上,这书约莫数十万字,一时半会!”
朱元璋挑眉,“你还想拿回家不成,这可是咱的书!”
“是是,是皇爷的,也是大明的,臣这便随皇爷一同赏阅,谢皇爷恩典!”
朱元璋哈哈一笑,“知足吧你们,咱要不是带你练子宁来,你能有这收获,这东西弄好了,对咱大明有好处,往后名可垂于竹帛也,光耀门楣,何等的幸事,走吧!”
三人上了马车,回到了宫里。
文华殿上,朱元璋也没换下布衣,亲自搬了桌案,与练子宁坐在一起翻开书页。
黄观抱着书,脸色拉胯,怎么不是先看他的农政全书。
见黄观不愿意落座,朱元璋抬起头,“吃什么味,一起看,两本一起看你脑壳不疼?”
黄观顿时觉得自己着相了,连忙搬了椅子过来,三人一起沉浸到书里。
当看到这系统性的归纳时,上古至今的各种农业,器具的创新和制作都书写的细致周到,三人惊叹连连,君臣之间各种讨论。
越研究就越发现此书对于大明整合文脉断续的有着极大的妙用。
连黄观都感叹,若是朱英与他一同科举,状元非易主不可。
此等赞言,令朱元璋大喜不已。
就在三人其乐融融的交流着,静安总管摸进了殿内。
“皇爷,该用膳了!”
“端上来吧,咱与二位侍郎一同用膳。”
静安一怔,连忙道:“皇爷,皇长孙允炆殿下正在武英殿,说是买了城里的烤鸭子和一些名产,想与皇爷一同享用!”
朱元璋抬起头,疑惑道:“有这事?”
“皇爷,您上午不是一同与皇长孙出游……”
朱元璋一拍脑门,“哎呀,咱给忘了,把允炆落市井里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