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给徐祖辉一碰杯,笑道:“你这话说的,其实方法有!”
话音未落,手就被朱元璋拉住,“好孙子,快说说有何等办法!”
这拿着宝贝不能用,这心情能急死个人,听到朱英有办法,他哪能坐得住。
当下连辈分都喊出来了。
全然不在意徐祖辉在一旁目瞪口呆。
朱英握住老黄的手,看这老头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个性,也没多虑。
要是老黄没有这幅悲天悯人的心思,当初也不会因为自己像他孙子就受到如此厚待。
也不扯什么废话,朱英说道:“盐这种生活必需品,一旦掌握了来源以及生产能力后,必定会成为廉价的流通物品,而因此让大明国库没了重要的收入来源。”
“要想解决这困境也很简单,再创造出一种能替代这盐的必需品就行了!”
听到这个解释,朱元璋目光一暗。
千百年来,能替代盐的东西能有多少?
要百姓都要为之争取的东西,岂能是随意就能制作出来的。
朱英感受到老黄的失落,也只能微笑着说,“眼下自然要慢慢来,要一时半会找到替代品还需要时间,可也不是没有变通之数!”
从朱元璋喊朱英孙子的失态中回过神来。
听闻变通之数,他又恢复了那心怀家国天下的徐祖辉,马上便问道:“有什么妙方?”
朱英叹道:“惠及天下百姓,食盐自然可以压低价格进行出售,让大明百姓都能用得起,而缺失的银钱,阿祖,大明朝的疆域又没覆盖到四洲各地。”
“那些番邦,那些异族,他们的百姓,不吃盐的么?”
徐祖辉摸着下巴上为数不多的胡子,一脸凝重,“你的意思是,把生产的精盐向外国贩卖,赚取收益?”
说着便看向朱元璋。
大明朝与番邦的贸易,这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朱元璋则是面色凝重,“番邦是没这么好的盐,可他们吃了盐,有了力气,那就不好说话了!”
“老黄,目光看长远一些,咱先填补了失去盐税的亏空,他们给过来的则是白花花的银子,咱大明有了钱,可以铸造坚城,培养军伍,照顾民生。”
大明现阶段,对外贸易是有,但算不上繁茂。
番邦外国有的东西,大明朝并不缺,所以大明也没心思进行商业贸易。
而且与北元的战事一直在进行,为了防止有人走私马匹器械,很多关卡都戒备森严,防的就是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坏了家国大事。
盐这种必需品,云南有茶马古道在贩售,对于马帮的存在,朱元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于北元这地区,想卖盐给他们,绝无可能。
但朱英说的也并无道理,先把钱赚了,靠着大海,盐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对番邦出售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唉!”朱元璋长叹一声,“方法是好,就是这些番邦异族,一旦你赚取的钱财他们无力支付了,那他们心中不平,起刀兵侵袭便不可避免。”
“这方法行不通?”
朱英看着老黄,倒不是执拗于老黄这过于封闭的理由,深思一下,如今大明跟北元可是连年征战,送盐这种东西过去,的确有资敌的嫌疑。
想通此节,朱英也只能叹息一声,“可惜我时间不够,要不然这算不上一个事,还能是一个有效的对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