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老黄说明白,避免这老头问东问西。
可他却没想到,朱元璋对着朱英的这租地来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大明朝已经进行了六次北伐了,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尽其数,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岂能不知道,若是北地草原部落一直无法拖垮,那中原王朝再度被侵占是早晚的事。
如今大明重开大宋天,光复中原各地,他朱元璋一路征战下来,别的不说,就如今的武将可谓是数百年内最为精壮的一批。
若不能在他在位时消除这祸患,将来大明遇上了文弱之主,那便有倾覆之危。
所以大明一只要打出去,将北元打残拖垮,这才能奠定大明的万世之基。
可说到底,大明不像大汉王朝,能有文景两位皇帝来于民修养,这些年北伐下来,北元诸多部落乱而不散,大明朝一只需要补充兵员前往北地。
这样一来,民事生产便成了各地官员的考核标准。
这几年来,各地的官员都有虚报的说法,曾经有太子朱标在,这些地方还能自查一下,若真无能为力,那罪不在地方官,而是没那么多劳力去耕种了。
而朱英的这小举动,却给他开了一个思路。
“若是能将那些富余的家庭指派出去租地耕种,那大明的粮草物料,不得有很大的提升?”
朱元璋心头默念了一句,随后看向在换衣服的朱英。
这孩子,心思活泛,若能入朝为官,定然能有一番作为,当下他笑道:“我说小子,你种的地在哪,下次带上老夫,你可不知道,老夫曾经也是庄稼汉来着。”
朱英将换下的旧衣扔进盆里打水泡上,懒散道:“老黄,你一把年纪了,不适合下田了,这种粗活还是我自己来的好。”
朱元璋不高兴道:“你怎么不知好歹,咱是怕你累着了,看你一副瞧不起人的样,说的好像你很擅长种地一样。”
“我虽然不擅长,起码知道浇水施肥,采摘收割!”
朱元璋一拍大腿,“说好的,那你好好的农籍不做,去改商籍作甚?”
一提到这个,朱英也回头道:“你不提这茬我还忘了,官辞了么?”
朱元璋嘴角一撇,“辞了,但还没批文,等着呗!”
朱英闻言点点头,坐在水井前开始洗衣服。
看来万事俱备,等这茬粮食收完,那便可以北上顺天府了。
朱元璋本来还在想好赖糊弄过去了,但细细一想,差点被这小子带偏了。
“我说你改商籍的事,你都没回答。”
朱英搓洗着衣服,头也不回的说道:“看来老黄你真辞官了,不然不知道水患的情况吧,我要不是混了个商籍,把标号送过去,估计咱大明的这次天灾,还得波及一大堆人。”
朱元璋笑道:“你小子还能瞒得过咱,咱可听说了,燕王安排了大量的物资前去赈灾,如今北地的百姓都念叨这燕王的好,你小子该不会说这物资是你的吧!”
本以为朱英会推脱一二,没想到朱英点头道:“就是我安排的呀,从年初我就找了几个镖局将东西送往大同府,随后修书一封给了姚广孝。”
“姚广孝你认识吧,就是个和尚,头脑挺好的,被我忽悠去大同府帮忙送物资,唉,要不是碰上蓝玉在打罕东,大同府物资不可轻易出关,我早处理完备了。”
朱元璋搓着手,姚广孝法名道衍法师,洪武十五年妹子走的时候,以儒僧被人举荐随侍诸王诵经祈福,随后被老四给要走了。
人家在顺天府,你在金陵城,这是咋牵上线的?
想到了便问,朱元璋讥讽道:“人家随侍燕王的僧人,你如何与他识得?”
朱英笑道:“这有何难,写几幅棋谱过去,难住那老和尚,一切不都顺理成章的结识上了么?怎么,老黄,你是真不信我能筹集到物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