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
老黄咕哝道:“是没想到你小子对我还藏着掩着,罢了,老了,跟你们年轻人处事方式不一样!”
朱英洒然一笑,“就这事真不是我瞒你,老黄你觉得我人如何?”
“还行!”
朱英顿时失笑,老头就是心口不一,论人格魅力,朱英自付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要只是还行,你老黄至于跟我处那么好么?
“就一个酒肉朋友,他为人也还不错,身为富庶之家,却没什么架子,喝酒也洒脱,回头解释给你认识!”
老黄摇摇头,“酒肉朋友能有什么好认识的?”
“他人真不错,脑子还挺活泛,这么说吧,比较有眼光!”
没等老黄发问,朱英就笑道:“这样说吧,我把他当兄弟,他却想当我大舅子,老黄你是不知道,这小子整天跟我吹他妹妹如何文采斐然,如何知书达理,关键还漂亮,想招我去做妹婿!”
这话一出,朱元璋顿时面上一乐。
“那这兄弟可以啊,有好处还知道带着你。”
朱英点头笑道:“是啊,我朱英早些年可是流落街头,遭受白眼无数,要不是你老黄关照,现在还不知道如何落魄呢!”
“如今呢,虽然小有家资,可一无功名,二不是才华惊世,他凭啥看上我,所以呐,我高攀不起!”
“配得上!”
朱元璋语气笃定的说了一声。
目光坚定的看着朱英,镇定道:“你小子这三年苦读诗书,若是来年参加科举,以你这脑瓜子,想必进士及第不在话下。”
“只是咱不明白,这如花美眷都不足以打动你,偏要改个商籍,到底是为何?”
如果不出意外,现在朱英说的留在大同府的物资,应该赶往开封府了,那还需要改户籍么?
朱英却摇摇头,“老黄,你一年多少俸禄?”
朱元璋微微一愣,按照他说的官职,俸禄不足百两白银。
朱英不等他说话,叹道:“你俸禄想必也没一年百两雪花银,秦淮河周边院落,起价就是六百两,我朱英何德何能!”
“孤身在这陌生的尘世间,是你老黄给了我一个安身之所,让我可以有尊严的站在这大明京城,这份恩情,我拿什么回报?登堂入室,出谋划策,做个治世能臣?”
“还是起于微末,集丰厚家资,助益天下?”
朱元璋张张嘴,咋说的当商人不必为官差了。
身后没有权支撑,从商的哪有做得风生水起的。
“其实都不是啊!”
朱英长叹道:“我只想报答你,给你尽孝,让你能平平安安颐养天年,不用管什么朝堂的伴君如伴虎,党同伐异,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糟心的事!”
“咱爷孙两该吃吃该喝喝,欢乐的渡过每天,那多好啊!”
朱元璋呆住了。
他穷苦农户出身,年轻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受人欺负,每天能吃饱,孝顺父母,爱护子弟。
这是属于一个老实本分的农人最微末的情感。
而现在这孩子也秉承着这个想法。
没有什么尔虞我诈,权力纷争。
还让他也不再遭受这些。
他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不掺杂任何复杂心思的赤忱之心。
这是何等的孝顺。
不是说他朱元璋感受不到孝顺。
前些时日回来的各镇藩王,哪个不是跪倒在他面前哭诉衷肠。
那些个孝义贤孙,又有哪个不是被身后之人驱使着表现出一份体贴温情。
一想到看好的朱允炆,这些时日所作所为,更是令他心寒。
父亲走了,就被身后之人指使着做出各种违心之举,图的什么,他老朱心又没瞎。
但这孩子不一样。
他不知道他是坐拥神州的大明皇帝,他没有多余的诉求,甚至怕他为难就花钱让人去帮忙。
他没其他追求,只想给他尽孝!
看着朱英被太阳晒红的脸,朱元璋心头触动,这孩子,不仅像雄英,更像标儿。
当然,更像年轻时的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