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大明懿文太子朱标薨,于八月初葬于紫金山孝陵东。
普天皆恸,应天府满地素缟。
太祖皇帝朱元璋设下一岁九大祭,一素祭。
规制之大,待遇之高,远迈帝皇。
敕封诸王也于各封地召回京师,兄长死了,朱元璋也要让众封王一起好好祭拜兄长,看看这位太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然而还没等到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朱元璋又再训斥了一众藩王后,把他们赶回了属地。
团圆佳节在即,做父亲的却连一点家庭和睦的氛围都不想给诸王,反而责令一众藩王回去后设立灵台,祭拜懿文太子。
没人知道众藩王心理是什么滋味。
秦淮河畔的一处小院中。
朱英端出一盘菜,在围腰上擦了擦手。
“老黄,过来吃饭了!”
喊了两声,发现没动静,朱英只好取下围腰,走到了院子里。
“在做啥呢,平日里叫吃饭那么勤快,你……”
等朱英来到主屋,才发现主屋的案台前,老黄低着头一声不吭。
“吃饭了!”
随着朱英提点,被叫做老黄的老者才猛然惊醒。
“哦,饭菜好了啊!”
见到朱英点头,老头才叹息一声。
“咱两个月没来了,你啥时候做的灵位啊!”
随着老黄的方向看去,朱英才见到桌案上的灵位。
‘大明懿文太子朱标之灵位!’
感情老黄是盯着这灵位看了半天,朱英淡淡一笑道:“别说你家没有啊,这可是皇上下旨,大明百姓都得祭拜的!”
老黄顿时面色一黯。
是啊,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也就在四月,大明储君朱标薨了,三天前,葬在了紫金山皇陵。
大明从上至下,都陷入了悲恸之中。
朱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十年前穿越到了大明,再到现在南京城一个功名在身的子弟。
给太子设立灵位,实属是应付老朱的政令。
只是没想到能令老黄看的这样入迷。
看就看吧,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倒是老黄眼神暗了暗后,才叹息道:“我替你上三炷香吧!”
“哪用得着你来上,我早晚都给敬香的,赶紧的,两个月不见,你到我这咋还客气起来了!”
老黄想说什么,朱英连忙让他先别说话,去吃饭要紧。
“多日不来,你想我做的菜了没?”
饭厅内,朱英给老黄满上一杯酒。
两个月不见,朱英也的确想这老头了。
十年前穿越过来,朱英还是个孩子,在漫天暴雨中扒开烂泥地出现,从此后流浪了多年。
十年来,靠着对大明诸多事件的预判,朱英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
特别是因为对事情有独到见解,认识了不少贵人。
三年前,朱英整蹲在秦淮河边跟人吹嘘宰相这套千年沿袭千年的官职要没了,正巧碰上了老黄。
这老头也很有意思,自称朝廷命官,却无一丝官威,一见他就念叨着像,真像。
像什么,像他大孙子!
朱英懒得理会这种玩笑,两人辩解了半天的宰相制度,到后来老黄嘴上没赢过气呼呼的走了。
没想到第二天又来找朱英吵,一来二去,再朱英请了顿饭后才化解,最终也成为了至交。
眼下两人相识三年,这老黄叫他是一口一个大孙子,朱英也懒得跟他扯淡了,叫就叫吧。
这世上能碰到个真正关心的人,朱英很知足了。
“来,先干了这杯酒,我等会跟你说件事!”
要按往常老黄的脾气,定然会问问是个什么事。
奈何今天老黄兴致不高,一杯酒下肚,直接把酒壶提了过来,一杯接一杯的喝着。
等朱英反应过来,才连忙来抢。
“老黄,你这是咋了,吃口菜啊!”
屋内,老黄想倒酒,却被朱英死死按住,顿时怒道:“小子,老子要喝酒。”
“喝没问题,但不是这样喝,两个月不见,老黄你这是咋了!”
老黄冷厉的眼眸对上朱英,神情动容,最终松开手,叹息一声。
从进门到现在,朱英也算看出来了,老黄心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