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英美要和苏联对峙。”
英国。
丘吉尔在访问美国的时候,发表了一份震惊世界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这份演说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国。
被历史上誉为是“铁幕演说”。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出来,斯大林立马就给了反应。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罗斯福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击败德国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原来的盟友英国和苏联就开始彻底翻脸。
“看起来苏联给英国的压力很大。”
张学文微微一笑。
现在的苏联比历史上的苏联强大很多。因为苏德战争早期的时候,有中国大规模的支援,所以让苏联缓了口气。历史上苏联早期失败很多,所以损失很大。可是有了中国的支援,苏联早期虽然损失很大,但很快就顶住了德国的进攻。
中国支援苏联的数目那绝对是惊人的。
而后更是直接派遣空军和陆军配合苏联作战。空军前前后后派遣了五千多架战斗飞机参与作战,陆军也有五十多万人参加,三千多辆坦克随着陆军参战。所以让苏联比历史上强横了不知道多少。为了阻止苏联横扫欧洲,英美两国在“莫斯科会议”的时候对苏联让步非常多,才让苏联止步于德国。
不然斯大林如果真的不管不顾,让千万大军横扫下去,说不定都能够冲进法国。
历史上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是牺牲西欧的那些共产党。但欧洲战争结束的时候,苏联反而是占据优势。并没有被英美逼迫放弃西欧共产党。
相反苏联是继续支持西欧的共产党。
弄得英美非常恼怒。
目前别看英美已经占据西欧,但法国得到中国支持之后,并不甘心成为英美的小弟。一个法国已经让英美头疼,更头疼的是,欧洲经济一片低迷。
战争的创伤太大。
就如一战之后,欧洲经济一片低迷,用了十年时间才恢复一样。现在的欧洲也是一样,刚刚结束战争,欧洲想要治疗战争创伤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
更让英国胆战心惊的是,苏联把整个东欧横扫,全都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可是东欧地区是西欧的重要粮食输出地区,西欧的粮食不少都是需要东欧国家提供。
但随着苏联占据这些地方,西欧地区甚至开始缺少粮食。
而经济的低迷,又导致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苏联比历史上强大,比历史上给英美的压力更大。
“英国应该着急。你看看,苏联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就停止他们扩张的步伐。苏联把手已经伸进了中东地区,还有西欧的一大批共产党组织在配合苏联。”
廖仲恺摊开地图,指了指中东地区。
中东。
中东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后来美国利用石油公司进入中东地区,同样中国也是如此。利用石油公司慢慢的把影响力渗透进中东。
但整体来说,在这里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英国。
不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因为实力大减,慢慢的成为美国的跟班。所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急剧扩大。
中美英三国都把目光放在中东,苏联当然也不会放过中东。
中东是一个好地方。
不仅仅是因为石油资源,中东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苏联也是看上了这里。这样给英美的压力就更大。苏联的军队直接威胁中东地区,如果苏联控制中东,那么苏联说不定就真的能够称霸世界。
“美苏,美苏。”
虽然中国横空出世,但目前来说中国的影响力依旧是局限在亚洲地区。别看欧洲没落,但世界中心依旧在欧洲。美苏两国争霸也是争夺欧洲。
冷战,冷战还是要开始。
除了是争霸欧洲,两个国家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苏联可是直接表示要埋葬资本主义,不停地输出革命。苏联和美国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老大,肯定是要杠起来的。
“总理,美苏之间在欧洲、中东地区都肯定会有激烈的交锋。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国家,未来会是两个针锋相对的集团。看起来我们要好好考虑未来的外交选择。”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