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大国要独立,波及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国家。不说中国,包括东南亚、南亚地区甚至是中亚地区的国家都会受到影响。
因为印度是大国,他的独立会彻底改变印度周围势力的变化。
正是因为如此,英国和国大党要求中国也派出代表参加目前印度独立的谈判当中。
“整个英属印度省地方很大,而且耕地面积也足够,甚至比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还要多。这里能够养活的人口不比我们中国少。而且英国在印度多年,建设还是可以的。这里有不错的交通基础和工业基础。比我们当年结束满清政府时期来说,交通基础和工业基础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只要印度发展不出现问题,印度是有能力成为世界新的工业大国。所以它的独立会牵扯整个南亚地区的局势。”
廖仲恺作为总理第一个发言。
“不过目前印度问题很大。英国已经是没有能力继续统治印度,但英国显然是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印度。特别是英国在印度有庞大的产业,他们希望印度能够保证他们财产的安全。而且还要求印度派兵到欧洲。”
英国在印度的确有庞大的资产。
不说别的,目前在印度重要的工厂都是英国资本。印度重要的矿场,也都是英国资本所有。英国别看要退出印度,但印度的经济命脉还掌握在英国资本手中。
英国不愿意放弃这个大蛋糕。
还有要求印度出兵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印度国大党和英国的分歧非常大。尼赫鲁虽然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也是非常信奉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人。
他想要的是印度完整的独立。
但尼赫鲁也有很多顾虑。毕竟英国在印度多年,别看英国现在式微,但英国在印度还是有很大的势力和人脉。英国和印度本地不少实力派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尼赫鲁不想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和英国彻底闹掰。
不要说其他的印度本地实力派,就算是国大党当年都是英国一手扶持的。国大党虽然一直谋求独立,但国大党里面也有很多亲英派。
所以尼赫鲁想到了中国。
希望用中国给英国施加压力。
“而且目前印度的问题,不仅仅是英国和印度之间的矛盾。印度国内目前信奉最多的是两种宗教势力,一个是印度教的国大党,还有一个群体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以前他们合作争取印度的独立,但是现在眼看要独立,这两个教派反而起了冲突。”
廖仲恺简单的对于印度问题进行介绍。
印度问题的确很复杂。
有印度和英国的矛盾,有印度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有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有英国资本和印度本地资本的矛盾。
反正各种各样。
因为印度历史和中国不一样。中国一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就是中国的传统。但印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疆域有多大,各地方都一盘散沙。
而且英国的态度也是暧昧。
英国不希望印度强大,不希望自己曾经的殖民地印度成为世界强国。说不定越来越强大的印度就会想到自己曾经被英国殖民几百年,到时候就会不利于英国。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同样英国又不希望印度太弱。英国不仅仅是欧洲的搅屎棍,还是世界的搅屎棍。现在中国在亚洲一家独大,英国希望扶植一个抗衡中国,最起码给中国牵制的国家。
找来找去只能找印度。
印度最有可能。所以印度国内教派冲突非常大,但英国希望他们能够和解,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共和国。
但方法不多,教派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
而且印度教和穆斯林不少人不相信英国。因为中国这些年一直支持印度独立运动,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的教派大佬不少来过中国,得到过中国的资助。
所以英国为了让这两个教派和解,只能是邀请中国代表过来当见证。
“印度独立,西藏那边就不安稳了。”
很多人都是担心。
张学文想了想,然后道:“问题多,矛盾多,这并不可怕。我们不用管人家的事情,我们只要找准和我们有关系的矛盾,找到我们需要什么。只要找准这个,就能够找到我们应对的方式。”
印度的问题。
谁能够想到中国甚至还能够参与印度独立的问题。这本身就是表明中国目前的实力,也是因为这么多年中国支持印度独立运动有关。但说起来因为印度一直不是中国的利益集中点,所以中国并没有多么关心印度问题。以至于目前中央高层很多人都对印度问题了解不多,一时半会没有多少建议。
张学文开始也是有些头疼。
中国要什么?
但还是那句话。矛盾很多,但想要解决矛盾,就要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矛盾就什么都不是。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并不需要一个强大的,要统治南亚的强国。那么问题就简单很多。现在印度国内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非常大,甚至到了无可调和的地步。他们甚至是要求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才要求我们派出代表进行见证。这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我想印度独立太深入的问题我们不要参与,毕竟这是他们内部的事情,我们干涉太多也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就仅仅抓住他们教派冲突这一点。要么是分开建国,要么就是一个国家两个自治共和国的加盟形式,要让他们拿到高度自治。要以信仰自由的理由,要么自治,要么各自建立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