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杨维和蔡济民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但其他位置的争夺还是比较激烈的。
就如大家都知道宁调元是不愿意连任的,因此宁调元留下的常委位置,以及他的大本营宣传部门都被很多人看上。
本来张学文希望留下两个老人,廖仲恺和刘道一,让他们稳住局面。
可现在刘道一也想离开。
刘道一的身体是目前中央几个大佬当中最差的。
“从现在开始,慢慢的削弱总统的权力。当然我们国家是总统制,为了总统的权力,采取党政军一体的策略。如果杨维担任总统,那么他必然要担任人民党主席、军委主席的职位。可是他的权力必须要受到限制,不能和你一样。”
“这是肯定的。”
张学文点头。
都是一样的总统,一样的党政军一把手,但人和人也是有不同的。张学文是缔造现在这个国家的第一功勋人物,资历深、威望高、权力大。
张学文的权力,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机构可以限制。
但这是历史形成的。
而杨维不同。
虽然杨维也是老同盟会会员,也是辛亥革命的功勋。但他的资历、威望不要说和张学文相比,就算是和目前中央高层大佬相比,也是差了很多。
因此杨维上去,在权力上肯定是无法和张学文相比。
“不,你没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趁着现在的机会,应该加强一下人大和政协的建设,让他们两个机构多发挥一下监督的作用。不是监督总统的权力,而是监督政府各部门的权力。这才是真正的政治正常化。”
“有道理。”
制度的建设永远是最重要的。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要走的,也是完全和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路。中国的政治选拔模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有自己最为独到的东西。
当然也有自己的缺陷。
因此把中国上千年的政治模式和人大、政协结合起来,走出一个中国自己的政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只要张学文在,人大和政协一直无法发挥他们的作用。
趁着杨维上去的时候,完善这两个部门其实是很好的机会。
增加对于政府部门的监督功能。
“所以我推荐两个人。让刘复基担任人大委员长,谭延闿担任政协主席。”
“刘复基?谭延闿?”
“是。湖南高官多,这是历史形成的。这些年你打压太多,反而会影响他们。现在我,还有你、宁调元我们选择退休,再进入两个湖南人问题不大。如果这一次他们再得不到提拔,以他们的资历、能力,下一届任何人上去都很难驾驭他们。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是非常适合在人大和政协工作的。适合完善这两个机构的人物,还能够稳住政治形势。”
张学文陷入沉思。
刘道一此人很厉害,作为发小张学文当然明白。他的这种推荐,除了他说的原因,肯定还有其他的。
张学文想了一会之后,慢慢的理解刘道一的意思。
论资历、能力、实力,这两个人都不输于杨维,应该说是远远高于杨维。如果让他们继续当他们的副总理、副委员长,上去任何人都会头疼。因为各方面来说,他们都比不上这两个人。
毕竟这两个人早就有实力去追逐总理位置的,甚至要不是湖南人都是有资格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因为年龄原因,不能让他们强制性的退休,那么就必须要为下一届考虑。
而且以他们的资历,让他们负责人大和政协,可以少担心杨维的干扰。
利用杨维权力还弱小的时候,完善人大和政协机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谭延闿实力很强,在政府机构太长时间,而且就算换届的时候也不过是六十五岁。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
与其强制性的让他退休,或者退居二线,还不如让他担任一届政协主席。
可是这样杨维工作就困难。
总理是廖仲恺,人大委员长是刘复基,政协主席是谭延闿,都是资历超过杨维的。这是张学文比较担心的。
“子清,你不是断言未来不可能出现世界大战吗?”
“是。”
“那就对了。未来我们中国也不需要一个和你一样强势的总统,强势的党政军一把手。你只能是一个历史选择的特例,而不应该成为常态。总统要有足够的权力,但不能有无法控制的权力。在他权力范围之内,他应该要有充分的授权。但不应该是总统范围内的权力,以后就不应该是总统插手。”
“我考虑一下。”
其实中国目前的政体来说,就算是加强了人大和政协的权力,总统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毕竟成为总统,加上成为党政军一把手,权力来说已经是巅峰。
刘道一说的或许不错。
总统的权力已经够大,有些必要的限制是需要的。只要不随意的干涉总统的施政,对于总统的权力进行监督也是必要的。
不过具体的,张学文还需要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