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成立势在必行。”
1941年5月29日,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代表齐聚在北京。总共四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来到北京,光是各国元首就来了十几个。所有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和地区一个不落都来到了中国参加这次的会议。
这是中国历史上,或者说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开如此重要的会议。
这一次会议和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重新规划世界秩序而开的大会。如果说的难听就是一次分赃大会。
北京会议虽然不是战后的会议,但说起来同样有分赃的意思。所谓的战后秩序,其实就是分赃会议。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一次绝对是一次盛事。
以前的中国,只有参加会议的资格,基本上在会议当中没什么发言权。中国有资格角逐世界秩序的制定,也就是近几年而已。而且这是中国第一次有资格举办这样的会议。可谓是大大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不过别看来的国家代表多,来的国家元首也不少。
但真正决定这一次会议走向的只有四个国家,中国、美国、苏联、英国。这四个国家是目前反法西斯联盟最重要、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大部分会议需要张学文、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四个人讨论解决。
历史上被誉为是“四巨头会议”。
说的就是这四个人。
“国联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约束能力,缺乏最广泛的基础。成立一个更有权威的联合组织,出台更符合世界发展的条例,符合目前的世界各国的利益。”
中国关于联合国的提议,受到了美国、苏联的大力支持。
当年国联的成立,就是英法两国控制世界秩序的机构。在国联当中,英法两国说了算。几乎所有重要的提议,都需要英法两国的同意。而其他大国在国联的发言权非常低。这一点是后起之秀,后来发展的中国、美国、苏联,包括挑起战争的日本、德国这些国家都非常愤怒的事情。
这一次战争让英法受到重创,无法继续担任世界领导者。对于这一点中国、美国、苏联这些国家都非常高兴。
因为这是最好的一个机会,一次彻底改变世界秩序的机会。
所以当张学文提出战后成立联合国代替以前国联的作用的时候,罗斯福、斯大林都是立马大力赞成。丘吉尔心情就没有那么好。
四巨头会议。
说是四巨头会议,但现在来说最强势的就是中国和美国。所有议题如果没有中国和美国的支持和同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目前反法西斯联盟实力最强大的就是中国和美国。
英国和苏联两国还需要中美两国的支持。因此中美两国的发言权最大。
然后就是苏联。别看苏联在这一年多时间当中损失惨重,但目前却是欧洲唯一一个正面硬撼德国的国家。德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部队,以及一大堆的仆从军都在正面进攻苏联。
德国虽然开局顺利,但是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受到了挫折。转过头为了高加索的石油,进攻斯大林格勒。到现在已经是打了好几个月时间,德国始终是无法占领斯大林格勒。
开始德国只是投入几十万军队,但是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德国已经是投入了一百五十多万部队。而苏联也是立马针锋相对,不停地调动部队。
在斯大林格勒双方堆积快三百万的部队,完全是血肉磨坊。
惨烈的战斗。
德国甚至几次宣布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可惜最后发现依旧是没有占领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依旧在抵抗。
虽然目前的苏德战场上,依旧是德国占据优势。但苏联的韧劲,苏联强大的抵抗能力和动员能力,依旧让世界很多国家胆战心惊。
如果是其他任何国家损失这么一大片的工业基地,损失了如此多的军队,早就无法支撑。但苏联却能够顶住德国,已经动员七八百万的军队。从开局阶段的大溃败,到现在已经是可以让战局僵持。
最重要的是,苏联的工业基地被德国占领,但苏联在短时间之内工业实力开始快速恢复。这一年多的时间当中,苏联用中国的援助顶住了初级阶段。
到了现在不一样。
苏联的工业实力开始恢复。苏联自己也能够制造大规模的飞机、坦克、大炮,源源不断的给前线送过去。
这样的苏联谁能够不忌惮。
说起来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的话语权反而是最小。因为英国因为这一次战争损失太多。不说完全丢失了东南亚的殖民地,连英国最铁杆的澳大利亚都投入了美国的怀抱。
这让骄傲的丘吉尔心情很不爽。
看到罗斯福和斯大林积极回应,张学文心情不错。因此道:“国联最缺乏的一个就是缺少执行能力,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我认为应该成立安全理事会,来保障世界的安全,维持世界的和平。”
听到张学文的话,几个人都是脸色一亮。
保障世界安全,维持世界和平,说实话这些人没有多少兴趣,这不过是空头口号。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才是改变世界秩序的唯一一个办法。
没有两次的欧洲战争,美国如何崛起,中国如何成为世界强国。近几百年的历史表明,每一次霸权的转移都是因为战争的原因。
对于这些大国来说,战争就是一个工具。如果需要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挑起战争。所以对于这样的客套话,他们会自动过滤。
但他们在意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前面的话。
安全理事会。
虽然张学文只是说了这么一个单词,但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都立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张学文这是跟这几个人表示,新成立的联合国应该是安全理事会来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