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是日本。
“日本这群笨蛋这么多年都没有突破印缅防线,完全是指望不上了。给前线发电报,要尽快的解决苏联。”
“是。”
本来还指望日本帮忙,但是现在来看日本狗屁不是。英法在欧洲惨败,日本都没有突破半残的印缅防线。
当初指望日本突破印缅防线,然后进入波斯湾地区,真是高看了日本。
希特勒是彻底放弃对于日本的期望。
希特勒决定快速解决苏联的战争。只要灭了苏联,那么什么都妥当。在中美反应过来之前,把欧洲的事情搞定。
…………
“中国筹集这些物资时间如何?匆不匆忙?”
中国援助苏联的第一批物资已经运到莫斯科。而且按照合同,很快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的物资到达。
都是目前苏联急需的一批物资。
斯大林看着这一批物资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速度很快。我跟他们谈判没多长时间,但我准备回国的时候,第一批物资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莫洛托夫回答。
斯大林点头。莫洛托夫去中国三个多月的时间,路上的时间就两个多月。在中国也就待了二十来天时间。而从提出苏联需要的物资清单到他回国,更是不到半个月时间。但仅仅这么点时间,中国就已经准备好了苏联所需要的物资。
莫洛托夫回国的时候,中国连同第一批物资一起运送过来。
这么短时间。
中国就已经准备了如此多的物资,不得不让斯大林感慨。而且心中有一些忌惮,或者说是深深的忌惮。
斯大林在苏联的几次五年计划,让苏联从一个半工业国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强国。两年前苏联的工业总量已经是仅次于中美两国,超过了欧洲一大批的工业强国。但就算如此苏联想要迅速筹集这么多物资,也是非常困难。
想要筹集这么多的物资,首先就需要强大的工业实力。毕竟第一批援助物资除了石油、钢铁这些资源之外,还有大卡车、摩托车甚至还有不少的火炮。
目前是苏联最艰难的时候。
老工业区被德国占领,苏联军队更是惨败。新的工业区想要形成产量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中国第一批支援物资数量还是比较庞大的。
为了运送这些物资,中国动用了上百辆火车。
可以想象这些物资的庞大数目。筹集如此庞大的物资,没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实力根本就不可能。要不是中国有足够的把握,支援这些物资不会影响中国的计划,不然中国怎么会这样痛快的支援苏联。也就是说这些物资,中国可以轻松生产出来。光是这样的工业实力已经让斯大林吃惊。
更何况这么多物资集合起来,然后通过蒙古、东北地区的铁路送到苏联。那么首先物资要在东北和蒙古那边集合。
想要在短时间之内集合这么多物资,可以想象中国国内的交通网络的发达。
想到这些斯大林就非常忌惮。
中国太强大。
“有没有问中国,第二批物资能不能按时送过来?”
斯大林把心中的忌惮埋藏在心中。
心中只能叹息。
远东。
始终不是苏联的。目前整个远东地区,苏联也没有多少人口,还不到千万,只有几百万人口。开发远东非常不容易。这里的自然条件差、交通情况差,什么都差。但和远东近在咫尺的中国蒙古、东北地区却有上亿人口。
不过斯大林并不是婆婆妈妈的人。
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中日战争爆发,斯大林担心的只有一个。会不会耽搁中国第二批物资的到来。苏联目前抵抗德国,而德国目前是兵锋最盛的时候。
苏联为了抵挡德国损失惨重,非常需要中国的物资。
“中国那边战争消息传来,我已经和那边联系过。据我们的人讲,第二批物资中国会按时发送,不会耽搁时间。”
“那就好。”
斯大林既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除了中国物资会准时到来之外,就是中国要跟日本打仗。虽然苏联和中国这些年的关系很好,在远东地区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但苏联还是有压力的。
和德国干仗之后,压力更大。担心中国的态度。一旦中国这个时候落井下石,那么整个远东地区都保不住。现在中国和日本打仗,也算是大大缓解苏联远东地区的压力。
担心的是,中国和日本大打出手,竟然一点都不耽误援助苏联物资的步伐。
那可不是小规模的物资。
强大的工业实力。
这样强大的中国和苏联竟然是比邻而居,不由得不让斯大林担心。斯大林虽然不愿意,但明白想要保住苏联远东地区,必须要和中国加强友好关系。
“以我的名义发表,支持中国,支持亚洲地区各个国家的独立,反对日本新的殖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