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钱什么都卖。
但是未来中日两国发生冲突,那么怎么跟人解释。为了未来的战争,提前吹吹风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情报人员那么重视官方的一些新闻。
因为他们可以从国家的官方新闻当中看到一些风向,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明白了。”
…………
“稽亭兄,怎么有人找你了?”
“明知故问。”
“呵呵。”
仇亮笑了笑。
离下一届的政府选举没剩下多少时间,不少人已经开始活动频频。特别是张学文表态不参加总统选举之后更是如此。
各方势力轮番登场。
都希望安排代表自己利益的总统上台。
甚至惊动中国富豪阶层,以及军方阶层。他们的出现让问题慢慢的变得复杂。
“蕴存,世界形势如此复杂,国内政治需要稳定。而且就算子清不担任总统,国家政治就能够稳定?太多的辛亥功勋还活跃在政治、军队。谁上去能够统领群雄?”
仇亮点头。
禹之谟的意思仇亮大部分明白。
当年领导辛亥革命的革命党实在是太年轻,很多当时都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但他们当时就已经是担任革命党高层,后来担任政府、军队高层。辛亥革命结束快三十年时间,这些人都活跃在政坛、军队当中。
一个个影响力太大。
在他们负责的领域实力很大。
张学文在的时候可以压制他们,但等到张学文急流勇退,谁能够压制他们。这一批人现在都是六十岁上下,年轻的更是刚刚五十出头。
任何一个朝代最难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一批功勋。
“稽亭兄,你认为呢?”
“子清继续担任总统,子清的年纪在当时那一批人当中是比较小的。等到子清退休的时候,让所有人都跟着一起退休。”
仇亮一愣。
明白禹之谟的意思。
任何一个新的总统上去,包括李根源、张静江这些人,都很难影响这一批功勋大佬人物。特别是军方的大佬人物。
如张其煌、程潜、林祖坤、邓铿、李烈均、张钫、尹昌衡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李根源、张静江这些人还真是很难驾驭。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一起退出来。
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如此。也只有张学文在他退休的时候,让他们一起退休。
“子清希望以后的总统只能有两届任期。”
“政治正常化这是必要的。但我们这一代人本来就特殊。子清现在退休,你能够保证我们国家政治正常化?能够保证我们的政策不是按照子清的意志?”
目前政界、军界大佬人物,大部分都是和张学文关系巨大。
张学文退休,真的能够不干涉国家政治?
没有人会相信。
“子清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可以特事特办。蕴存,你们应该要求子清连任总统的位置。现在的中国需要稳定。”
仇亮没有说话。
而是想了很久道:“我和炳生会商量。”
一个强人政治之后的政治正常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仇亮也明白这一点。特别是中国更是如此。
“恩。”
禹之谟叹气。
本来退休之后什么都不想管,可是事情却找到了他。禹之谟并没有大肆和人谈,仅仅找了两个人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一个就是周学熙,另外一个就是仇亮。
因为禹之谟清楚仇亮和张学文的私人交情,以及仇亮的能量。
张学文1940年的时候才是五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禹之谟希望中国政治正常化,但更明白现实。禹之谟不愿意恶意的猜测张学文,但是五十六岁的张学文退休,禹之谟是怎么都不相信,或者反而感到害怕。
谁能够顶替张学文。
如果新上来的总统和张学文的想法不一样,到时候会出现什么事情,禹之谟不敢想象。毕竟现在政界、军界,大半都是张学文一手提携上来的。
不说仇亮、刘道一他们这一批和张学文私人关系非常密切的人物。就说说后来提拔上来的五十岁上下的领导,蔡济民、刘复基、何成浚、陈调元、但懋辛、杨维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张学文嫡系人马出身。
甚至不少人都是张学文参谋出身。
他们和新总统不合,到时候国家政治怎么可能正常化。
他们会不会联合起来,要求张学文重新出山。那样国家政治就会完全乱套,国家政治正常化的进程会倒退。因此禹之谟更希望辛亥革命这一批功勋大佬,在张学文继续担任总统的时候统统退休。
这样张学文退休之后,国家政治才能够真正的正常化。
“稽亭兄,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放心,我也会和子清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