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最小的弟弟?”
“是,总统。蒋先烈是我的大哥。”
“好。荆山看到你如此争气,肯定非常高兴。坐。”
“是。”
张学文看着眼前英武的年轻军官很是喜欢。
蒋先云。
他的大哥蒋先烈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比张学文小一岁,今年是五十二岁。辛亥革命之前毕业于保定军校,曾经追随孙中山革命的老同盟会会员。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国民党失败转投人民党,战功不小。目前担任中国军事大学的校长,中将军衔,几年之后获得上将军衔没有任何问题。他在中国军事大学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对于蒋先烈,张学文也是非常熟悉。
因为两个人都是湖南人,当年他转投人民党,带着大批的保定军校同学和国民党出色的军官。甚至在辛亥革命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功劳,是辛亥革命功臣之一。
蒋家兄弟六个,加上两个姐妹,总共八个人。
六兄弟当中蒋先烈是老大,蒋先云是老六。
个个都很出息。
这六个兄弟全都毕业大学,不过只有蒋先烈和蒋先云两个人从军。
蒋先云这个老末算是最出息的。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考入武昌陆军大学,二十岁毕业于武昌陆军大学,创造了武昌陆军大学的一个记录。那就是从进校考试到毕业考试,包括在学校的各个考试,里面文化课的考试也好、战术课的考试也好都是第一名。成为了武昌陆军大学的风云人物。
毕业之后,很多人都是排长,副连长。但蒋先云因为成绩太出色,可谓是闻名全军。因此刚刚毕业就是连级参谋,三年之后就下放担任营长。未到三十只有二十六岁就担任师作训科科长,二十七岁级别就上升为团级。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军官。
但因为他在机关时候表现出色,特别是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竟然被军区宣传部的领导看上,要把他调到宣传部。对于蒋先云的任命,当时争议很大。
毕竟蒋先云的带兵能力很出色,下面的将军都非常喜欢他。
都不愿意放弃蒋先云这样出色的军官。因此当时不少将军都反对这个任命,一定要留下蒋先云。
最后调动蒋先云的事情都惊动了北京军区司令员张钫,张钫最后支持军区调动蒋先云。目前中国军队的军官不缺乏,毕竟军校每年都往军队输送无数的军校毕业生。
但如蒋先云这样能文能武的却不多。
军区机关也需要这样出色的人才。
所以二十八岁的时候,蒋先云就来到了北京军区宣传部。这是一个精力无限的年轻人,在这里可谓是光芒四射。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发挥的非常充分,受到了军区领导的赞扬。
他在军区的表现甚至吸引了地方政府。
因此地方和军队几次合作,蒋先云都是作为负责人出现,沟通、组织都井井有条。这样的人才军区稀罕,宣传部、文化部都稀罕。他们都想要抢这个人。还是宣传部实力最强,谁让负责宣传的是宁调元。
这可是人民党巨头之一,出身于宣传部。
最后扯皮之下,宁调元竟然把蒋先云从北京军区借到了宣传部。三十岁就被好几个部门抢夺,还惊动了宁调元这样级别的领导,可以想象蒋先云的优秀。张学文想要一个能够宣传中国文化,或者说想要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的人物,宁调元给张学文推荐的就是这个蒋先云。
虽然很优秀,但张学文并没有见过他。
毕竟他级别太低。
目前还没有完全脱掉军服,在军队内才是师长级别。三十四岁的师长,军队内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军官。但对于中国这样拥有超过五十个军,师长级别的军官实在是太多。
只有地位到了军长级别的将军,才有机会进入张学文视线范围之内。
但这一次宁调元给张学文推荐蒋先云,对他的评价很高。所以张学文才会关注一下蒋先云,亲自跟他见见面。
“湘耘,事情宁副总统跟你说过?”
“是。”
“你的意思呢?如果你要接受这个任务,那么从此你就要离开军队,进入政府机构。”
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军官。
在怎么说也是三十四岁就是师长,甚至军区已经酝酿给蒋先云提一个级别担任副军长。四十岁之前担任军长,拿到一个少将位置没有丝毫的问题。和蒋先云一起毕业的军校生,很多年纪都比蒋先云大两三岁,但他们目前担任团长的也不算很多,担任师长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一旦离开军队,那么他就要重新开始。
因为到时候他军校的所有成绩,包括在军队的资历基本上都没什么用处。
虽然级别没变,但他需要重新学习,需要重新适应。
“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我一直学习的。哪里需要,我就愿意去哪里。”
“好。”
张学文很高兴。
然后道:“湘耘,说句实话。自从满清末期我们落后,被西方国家用大炮轰开之后,我们的很多读书人对于我们的文化失去了信心。当年我们同盟会闹革命,包括你大哥在内,很多人都是如此。对于当时的读书人,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西方文化是先进的文化,是我们国家发展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蒋先云仔细听着。
蒋先云是1902年出生的,在他十几岁进入中学的时候,中国正是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本人也是深受这个运动的影响。
砸孔庙,呼吁废除中医,甚至呼吁废除汉字等等。
参与这些的都是中国文化界鼎鼎大名的人物,甚至很多目前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都参与了这里。也深深地影响了蒋先云。
学习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