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第四项非雅利安血统者当中三种人能免于解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战士、1914年8月1日以前就在为国家服务的公职人员,或是一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亲或儿子。
公职人员,也包括大学。
“具体情况如何?”
“我从德国那边拿到了大致的名单。涉及到这一次《公职人员法》当中的大学教授,总共有1145名大学教师,百分之九十都是犹太科学家。其中有313名正教授,109名额外教授,284名非公职性的额外教授,75名荣誉教授,322名编外讲师,11名练习课和外语课讲师,13名临时委托性的代理讲师和18名尚未被正式确立职位的人。目前德国大学的各类正教授与额外教授总计为4482人,而因为这件事情波及到的大学正教授和额外教授总共781名,即占整个教授集团的%以上。”
“疯了,德国真的疯了。”
廖仲恺和下面的那些大学校长、以及一些中国科学家都是一片骇然。
德国真是疯了。
竟然驱逐这么多的大学教授。
这些人可都是德国教育的顶梁柱,就这样被德国大学解聘。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大学教授都要被德国大学解聘。
“就在十天前,所有的德国大学向希特勒政府表达了集体的忠诚,然后按照政府发布的条款,把那些人都驱逐出大学。在德国科学界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着名物理学家马克斯·冯·劳尔向纳粹当局抗议这场清洗运动给德国科学造成的损害。不过你们知道希特勒是怎么回答的。”
吴玉章一脸苦笑道:“希特勒回答:即使是为了科学,我们的民族政策也不会因此而撤销或改变。如果驱逐犹太科学家意味着现代德国科学的毁灭,那就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在没有科学的状况下,推行我们的民族政策吧!”
“疯子,这是一个疯子。”
李四光一脸震惊,只能是不停的表示疯子。
目前中国是因为缺少人才,所以各部门都为了抢人才天天打仗。闹到教育部,闹到工业部,闹到国务院,最后有门路的甚至闹到张学文那里。
甚至中央部委之间,也为了抢夺人才大打出手。
但德国拥有如此强大的科学实力,却是往外驱逐这些顶级科学家。
“那么这些被解聘的教授呢?”
“他们还在观望。但现在经济不好,他们的生活随之就出现问题。他们当中不少人的生活会陷入困境,因此他们很快就会做出选择的。”
“他们会去哪里?还有多少国家看上了他们。”
“并没有多少国家。甚至很多国家并没有引入他们的想法。”
“怎么可能?”
廖仲恺愣住。
来欧洲之前,廖仲恺是做了攻坚战的准备。因为德国毕竟是白人国家,毕竟是欧洲国家。一旦抢夺人才,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的吸引力应该是远远超过中国。
可是吴玉章竟然说其他国家并没有打这些人的主意。
怎么可能。
这里面有很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甚至有不少是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光是有实力拿到诺贝尔奖的,也有二三十人。
这是一批什么质量的科学家。
“真的是如此。除了那些最顶尖的科学家,那些有资格拿到诺贝尔奖的顶级科学家受到一些邀请之外,其他的大学教授都很难找到工作。”
“为什么?”
“因为目前除了英美之外,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大陆很多国家的大学都是政府控制的。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大学也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用人手段。因为别看这些德国教授在德国大学是教授,但是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很难重新拿到这样的资格。去那些国家的大学,顶多能够做一个讲师,想要重新成为一个教授,需要经过他们国家高校长时间的考察和评定。”
廖仲恺点头。
其实中国的大学也是如此。中国这边对于大学教授的评级是有他的一套标准,不可能随随便便来一个人就给他教授的资格。法国这些欧洲大陆的国家也是如此。
而这一次被辞退的德国大学的教授,都是德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实力的教授。
很多在德国的时候,甚至是负责大学的一些研究工作,是德国科学界的大人物。这样的人物跑到欧洲大陆只是当一个大学普通老师,他们怎么可能愿意。
“因此能够不受政府体系的限制的只有英美大学。英美大学都比较自由,可以用很高的待遇引入他们。但是自从经济危机以来,欧美大学学生数量骤降,基本上每个大学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目前英国在校的大学生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人,只有中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十分之一上下。而中国目前各种形式在英国留学的学生就有上千人,可以想象现在英国大学生的数量。因此自从经济危机之后,英国的大学老师的数量已经很多年没有增长,这几年甚至有倒退的趋势。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不可能去引进德国大学的教授。因为就算德国教授来了,也不可能给他们安排工作。其实美国那边也是如此。这几年美国也是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大学的学生数量也根本没有增长。因此美国大学也不可能给德国教授提供几百、上千个大学教授的位置。”
“原来如此。”
廖仲恺越听越兴奋。
来之前本来是很担心,没想到情况比预想的好了很多。很明显这几年英美的大学根本就没有发展,因为经济的原因,大学生数量反而是下降的趋势。
而中国不同。
中国是穷,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差,特别是基础科学很差。而且中国的大学在世界上也是籍籍无名。可是中国的大学这几年是猛烈的发展,大学生数量增加也很快。中国现在是因为缺少大学老师,大学才无法大规模发展。
现在中国每年的留学生数量就在六千人上下,全世界的中国留学生加起来快有五万人。这里面有攻读欧美大学本科的,也有攻读欧美大学硕士,甚至还有攻读欧美大学博士学位的。
成了鲜明的对比。
甚至在有十年,估计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甚至比欧美大部分国家还要多。其实现在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已经是超过了英法德这些国家。只不过中国的大学教育比较晚,所以大学毕业生的整体数量比不上英法德他们而已。
正是因为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很快,所以中国是可以消化这些专家教授的。中国却能够给这些德国教授提供最好的经济条件,给他们最大的尊重,给他们最大的支持。
现在不少德国教授吃饭都困难,而英美法这些国家都各有各的问题,这可真是天赐给中国的好机会。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
李四光听完之后也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英国教育和德国的教育有很多不同。英国大学的‘民族精英教育理念’将‘培养国家领导者’作为其教师义务的重要目标。相比起来,德国大学受洪堡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将科学研究放在教师义务的第一位。这方面来说,双方的教育也是格格不入的。其他国家的教育也是如此。”
“恩。”
廖仲恺听大家的话,不停地思考下面的事情。很快他问道:“这些教授都是什么方面居多。”
“这方面我也做过调查。这一批人当中,以三方面的教授最多。第一个方面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人数最多,超过四百多人。以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为主。第二个方面是医学家为主,人数几乎和自然科学家一样多,也是超过了四百人。第三方面就是社会科学家,主要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为主。还有一方面来说是人文科学家,主要是语言学家为主,人数只有几十人。”
“都是人才,人才。”
廖仲恺心中大喜。
中国现在的工业发展很快,但这些只能算是工程类。中国的基础科学方面是非常落后的。如果能够带走上百名德国的自然科学家,那么中国的基础科学一定会有大大的发展。
还有医学家。
中国目前的医学情况,主要是大规模的培养医生、护士,以及为了提高中国的卫生状况而努力。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普及医疗知识、普及基础医疗才是最重要。
因此在医学研究方面是比较落后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落后的。
包括医药的研究方面。
不过德国这边不同。德国的医学研究、医药开发,都非常出色。这一批被解聘的德国医学家,对于中国绝对是雪中送炭。
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国自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愿意去中国的不会拒绝,但也不会下力气引进他们。
廖仲恺这一次主要目标依旧是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
“不过这些人现在并没有立马要离开的打算。他们不少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对于德国还是很有感情。而且他们在德国一向工作稳定,社会地位也高,并不是很希望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他们都想看看事情是不是还有转圜余地。”
“恩,这是正常的。但他们估计要失望,纳粹是不可能改变政策的。”
可以理解。
如果可以谁愿意背井离乡。
“我们还是要加快动作。这样我们立即出发去德国,跟德国的留学生组织联系。这一次我们需要这些德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