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他们生产550万辆汽车,1930年立马减少了两百多万辆。但生产的汽车虽然折价促销,但还是积压了很多。1931年通用汽车的生产计划还不到三百万辆,如果今年经济继续低迷,那么他们只能是继续减产。
说来说去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消费市场不振,工厂的商品卖不出去。
工厂减产,工人下岗。然后进一步影响消费市场,然后又影响工厂,工厂继续减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像现在的胡佛政府一样放任不管,那么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度过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如果成为总统,就做出大规模刺激计划,就是针对消费市场低迷的问题。
可效果还是很慢。
因此罗斯福才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只要能够啃下中国市场的一小部分,也能够救活无数的美国工厂,对于美国经济有巨大的好处。
中国有六亿多人口。
第一次人口普查在1924年彻底结束,当时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中国拥有五亿五千多万人口。之后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来说,中国几乎是每年平均以一千五百万人口的速度增长。到了1931年,中国人口估计又增长了一个亿上下。
这样中国人口目前应该在六亿五千万左右。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才百分之十四,但就算是这样中国的城市人口也达到九千多万。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就超过一个亿。
光是这点城市人口,已经跟美国人口一样多。
这样的大市场,就是美国这样的工业国家也无法忽视。只要中国的市场稍微开放一下,美国度过这次危机就轻松不少。
所以罗斯福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打通中国市场。
“我们中国是愿意和世界所有国家合作的,这里面包括美国。但中国只愿意和那些尊重中国,愿意平等对待中国的国家合作。我们中国一直秉承着种族平等、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国家平等的基础上谈任何问题。可是相比起我们,美国好像没有多少诚意。”
“部长先生,怎么会呢?”
罗斯福摇摇头。
然后笑着道:“我们美国人民非常愿意和中国人民加强友好合作,而且我们也非常尊重中国。我们美国和中国可以进行平等的谈判。”
“可是美国至今还存在《排华法案》,这样一个公然歧视一个民族的法案,我们中国怎么都感受不到一丝丝的尊重。”
今天伍朝枢来这里,是为了和未来的美国总统谈合作的。国内认为这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罗斯福的获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伍朝枢这一次和罗斯福谈,是把他当成是未来的美国总统对待。
因此没有拐弯抹角,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排华法案。
这是中国政府一直感觉很耻辱的事情。只不过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和日本争夺东亚的领导权,没时间和美国打交道。
而且中国也没有多少筹码。
加上中国政府和胡佛之间是有私人恩怨。当初没收开平煤矿,里面就有胡佛的股份。但中国政府直接没收,根本就没给胡佛一个交代。
所以为了解决《排华法案》,只能是把希望放在下一任美国总统身上。
罗斯福听到这句话,立马道:“对,这的确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错误。我本人对于这个法案是非常遗憾。如果我成为总统,我愿意努力废除这个法案。部长先生,你应该清楚。我和很多美国华人都有很好的交情。这一点司徒可以证明。”
罗斯福本人倒不在意什么《排华法案》。
一个损人不利己的法案而已。而且现在的华人可不是没有任何支持的人群。和以前不一样,现在的中国崛起速度很快。
禹之谟在离开之前做的政府报告,被世界各国的情报机构送到了各国政府。看着这些数字,连罗斯福都非常惊讶。
因为中国目前的工业数据,已经是工业强国的表现。
只不过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平均下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国家而已。但中国实力很强大是毋庸置疑。
所以罗斯福早就认为,《排华法案》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东西早就应该废除。而且罗斯福眼中现在只有中国的大市场。如果中国愿意从美国购买一些东西,那对于目前陷入困境的美国工厂有很多好处。
“如果能够废除《排华法案》,我们中国会感受到州长先生和美国人民的友谊。美国的商品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我本人无法做主,也无法给准确的答案。因为这需要我们政府的政策。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州长先生。如果美国真的可以废除《排华法案》,那么我们中国政府倒是可以对于美国工厂进入中国开工厂做一些让步。”
对于外国工厂在中国开设分厂,中国是严格控制的。
一般的外国工厂根本就在中国无法投资,外国的资本进入中国难度很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的那些汽车厂商才会羡慕福特公司。
因为福特公司实在是太聪明,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成立的西南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的股份才百分之四十。
但就算是如此,福特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制造轿车的公司,目前在中国的销量是稳步上升,1930年的时候销售量已经是突破了七十万辆。包括出口到朝鲜和东南亚。
甚至进入1931年之后,中国政府一次性从他们公司采购二十万辆车。
在目前世界经济低迷的时候,这样的采购是非常难得。听到这个消息的美国汽车公司都是非常眼红。因为目前美国汽车消费市场非常低迷。
伍朝枢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授权。虽然对于国外资本进入中国依旧是控制很严格,但是也开始慢慢的放开一些限制。也是为了利用现在世界经济低迷,很多大财团开始寻找新的投资点。
中国最好。
而且以现在中国的工业能力,也不害怕一些竞争。在有条件的限制之下,引入一些国际资本,国际大厂商,对于中国工业发展反而是有好处的。
如果说张学文和禹之谟两个人的选择有些保守,那么李燮和上任之后,却是非常胆大。
“是可以让我们的工厂直接投资?”
“不。依旧是合资。”
伍朝枢道:“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放开外国资本,不会允许直接投资的。只不过以前批准外国厂商和中国企业的合资,对于国内厂商的要求很高,这样的合资必须要得到商业部和国务院双重同意。而且能够参与合资的厂商,必须是国有大企业。但是这一次我们会下放这个权利。私人企业也能够得到这个权利,可以和国外厂商合资,在国内建设合资企业。批准机构也会下放,下放给各省份和商业部。”
“我有些明白。”
中国是目前发展非常快的国家。当然主要是中国人口太多、地盘太大,一举一动都在世界强国的注视当中。
而且世界经济一片低迷,中国不敢说是一枝独秀,但最起码没受什么打击。
因此罗斯福也研究过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国的经济模式。如果是其他美国经济学家听伍朝枢的话,可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罗斯福却是听明白伍朝枢的意思。
中国是一个政府干预比较多的经济体制。很多东西都是要得到政府的批文才可以。因此中国简单的几个政策,但放开的步伐的确很大。
“如果真能如此,我也很高兴。”
“州长先生,我只是一个外交人员,很多具体的东西我不太懂。如果中美两国真的要进行更深层的谈判,那我们双方需要更高级别的会晤。那样我们的合作会更多。”
“我非常期待。”
“那我也预祝州长先生能够成为美国新一届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