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英国的航运公司大部分都把香港当作是中转站,这里的航运公司也大多是英国公司。在这里他们干同样的活,白人的工资是华人的五倍以上。而且还常遭受凌辱、打骂及克扣工资。甚至中国员工他们是想开除就开除,没有丝毫的保障。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向英国老板提出增加工资的提议,被他们拒绝。因此他们才会准备发动罢工,以此来让英国老板屈服。”
然后蒋翊武仔细的给张学文介绍。
很多东西张学文一听就明白。就如会党控制码头一样,那些海员想要工作,也要受到那些码头老大的剥削。而那些码头介绍工作的,基本上都和航运公司的老板勾结,本来就都是一伙的。工资本来就低,还要把工资的一部分上交。
白人海员住的是两人一间的房子,中国海员只能住五六人的小房间,甚至有些人只能是在仓库睡觉。
工资低、受欺负、工作还不稳定,所以才会让他们萌生罢工的想法。
“香港那边的海员多吗?”
“多。如果把那些已经失业的海员全算上,香港有好几万的海员。香港的海运非常发达。”
张学文点头。
香港这个港口的确是非常好的一个中转站。要不是如此,英国也不会看上香港。英国很多运输船都会停靠在香港接受补给。
“领导人是谁?”
“苏兆征,林伟民。”
“苏兆征?林伟民?”
张学文想了想,苏兆征此人有些印象。貌似是历史上着名的省港大罢工就是这位领导的。省港大罢工可是当年轰动一时,差一点让香港变成臭港。
要不是后来广州国民政府权力争夺太厉害,影响了省港大罢工。不然香港当时就要彻底没落。
苏兆征。
“是。本来海员很多都是广东人,不过同样是广东人也是按照地域分派的。”
“这是一个陋习。你看看我们湖南,就说说我的老家湘潭。那么点地方,也是分湘乡、湘潭、韶山,各看各不顺眼。到了长沙之后,都是各玩各的。出现冲突,就以地域为划分,互相打仗。而且越是老乡,反而打的越凶。官场上也是以此为划分,分自己人还是外人。”
张学文无奈。
明明都是湘潭人,还非要分很多老家。本来大家应该合作起来,没想到在外地湘乡、湘潭自己先打起来。
“是,香港的海员也是如此。正是因为这种地域组织太多,本来苏兆征的工会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苏兆征先是从白人殴打中国海员的事情开始抗议和交涉。几次的抗议和交涉都取得胜利。让工会慢慢的成为大家信赖的组织,现在已经是工人的核心。”
“好。苏兆征此人不错。能力很强。”
这不就是最出色的工人运动。
苏兆征本人就是海员出身,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让海员信任他。慢慢的成为海员拥戴的领袖。历史上tg很多工人领袖,发动工人运动的时候,都是直接加入工厂,从普通工人干起。如当年安源煤矿大罢工的时候,那些人直接就去当矿工。一个知识分子去当矿工,一下就得到很多矿工的信任。
得到了他们信任之后,才开始对他们宣传,最后组织罢工。
“伯夔,这样的人我们人民党也缺少。应该吸收进来,好好的培养。未来定是一员大将。你是做宣传、做党务工作出身,这样出色的人才可不能放过。”
“是。”
蒋翊武点头。
“总统,你看这个事情……”
“支持,当然要支持。他们这是在争取自己的权利。不过他们有可能会激怒港英当局,现在的港英当局总督司徒拔可是一个强硬的人。要注意安全。”
“我会转达的。”
张学文想了想,道:“你们总工会也派出一个人,去参加这次罢工。让他及时的沟通国内和香港的情况。罢工需要的资金,政府会安排的。也跟着学习学习。”
英国。
最近中国和英国谈判,中国想让英国撤销租界、撤销《庚子赔款》,都不是很顺利。英国还想做最后的努力,毕竟英国在远东的实力不是法国能够比的。
最好香港乱一乱,也是不错的事情。
至于罢工,张学文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只是海员为了薪水、待遇我替和资方有冲突,进行一次抗争而已。这样的罢工在欧洲已经太普遍。
而且只是一个香港而已。
“我已经有一个人选。”
“你们总工会这么快就有了人才储备。”
“是。”
“说说是谁?”
“邓康,邓中夏。”
张学文耸耸肩,进入了二十年代曾经叱咤风云的年轻人也开始冒出头。这个名字对于张学文来说实在是太熟悉。
“他是……”
“此子可了不得。今年二十七岁,在湖南念完湖南师范大学,又在北大念了两年,前几年刚刚从北大毕业。本来他成绩不错,是可以进入其他大学当老师的,也可以进入政府部门。因为他之前是北京各大学学生联合会的主席,所以宣传部都已经给他预定一个名额。不过他却拒绝这些,参与教育部的扫盲计划当中,去了武昌。在武昌组织扫盲工作,也给那些工人讲课。此人口若悬河,还亲自下工厂做工。在武昌工人那里声望很高。武昌可是中国目前工人最多的城市之一,我去那里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此人。口才好、演讲出色、组织能力惊人。甚至前段时间李副总理的建设发展委员会都把他调过去,担任一段时间组织工人的工作。”
还真是很出色。
学生年代是学生领袖,本来大好的前途等着他,但还能够俯下身去搞扫盲运动。重要的是不摆姿态,反而能够和工人打成一片。这样的人才的确是国家最需要的。
经过一定锻炼之后,未来绝对能够大用。
“年轻人应该要接受一些锻炼。香港的事情你来负责,让广东省配合你们。你们总工会也能够增加一些经验,想想我们国家怎么避免这样的事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