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火炮?有多少?”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的那支部队应该只是一支先遣军,或许只是一个团,人数应该是不到两千人。但他们足足轰炸法军阵地二十分钟。据溃兵回忆,有些人表示中国军队动用三百门大炮,有些人认为有四百门,还有些人认为有五百门。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是太夸张,只是对付一个团而已,不可能用那么多火炮。这么多火炮都够一次战役。但我估计中国军队动用了大约一百门火炮。不过应该都是小口径的山炮和迫击炮。”
英国是非常关注这场战争。
因为英国希望用这场战争来初步的估算一下中国军队的实力。因此听到中国一支两千人的先遣军动用了百门山炮和迫击炮,让埃斯顿脸色变得难看。
中国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的火炮。
虽然山炮和迫击炮并不是什么很高质量的火炮,但大量装备在部队,也是相当强悍的。毕竟那也是大炮,轰起来威力也不小。
“他们没有重炮?”
“有。”
威尔逊给了肯定的答案,然后道:“而且数目不少。不过印度支那那边的山路不好走,很多重炮运进去非常麻烦。因此广西进入印度支那的部队,重炮都在大部队手中。而从中国云南进入印度支那的部队,他们直接乘坐火车,现在把重炮都摆在了印度支那的港口城市海防。足足上百门重炮,里面甚至有303mm榴弹炮,加上一些山炮、迫击炮在海防足足有四百多门火炮。法国军舰开始还反抗了一下,被人轰了几下之后逃跑了,因为中国军队的火炮火力还是很强的。法国军舰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好像是进入广州湾养伤。”
埃斯顿哼了一声。
“那样大口径的重炮,中国是从哪里引进的。”
普通的重炮好说,303mm这样的榴弹炮,这种大口径的重炮,就是在一战当中也是不多见的。各个国家生产的数目也不多。埃斯顿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个混蛋国家把这样的重炮卖给了中国。
“具体不清楚。但我们情报人员表示,大部分重炮看起来是中国的汉阳兵工厂造出来的,包括那个303mm榴弹炮也是汉阳兵工厂制造的。这一次中国从欧洲拿回来不少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重炮,每一样中国基本上都制造过。”
“中国兵工厂能有如此的实力?”
埃斯顿不敢置信。
如果中国的兵工厂有这样的实力,那可真是太可怕。不要觉得仿造就真的是低级。能够仿造别人的武器,已经表示他们拥有足够的技术力量。
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力量,仿造根本就不可能。
“是的。领事先生,中国的汉阳兵工厂是全亚洲目前最大的兵工厂。不仅他们厂子本身拥有十多万的工人,如果加上给他们做配套的周围厂子,工人数目就有二三十万。当初俄罗斯内战,高尔察克扩军五十多万,当中百分之八十的武器都是中国提供的。高尔察克的部队当时就有数量不低的重机枪、迫击炮、山炮,甚至还有不少重炮。当然那些重炮,并不是这种榴弹炮,威力比它小很多。现在中国的百万军队,所使用的武器已经完全国产化。”
驻华武官,其实兼任特工。
这是各国都知道的。现在的各国大使馆,其实兼任情报工作。
威尔逊上校,就是英国在中国的探子头头。对于中国国内不少情报知道的不少。
“而且中国在欧战之后,从德国挖走了不少军工专家,数目在四百人到五百人之间。我们在德国调查过,大部分都是参与制造德国重炮、德国机枪,以及德国潜艇、飞机的军工专家。因为目前中国的兵工厂管的比较严,我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有风声认为,中国挖来这些德国军工专家,就是为了生产坦克和大口径重炮、以及改良他们的飞机和潜艇。中国人对于武器的野心很大。”
埃斯顿站了起来。
走了几步之后,突然对威尔逊道:“你知道这么多的情况,为什么不上报。伦敦那边一直认为中国只是捡了战争的便宜。只要我们重新回到远东,就能够让中国低头,拿回当年的特殊权利。可是你看看,如果中国陆军有如此的实力,他们怎么可能低头,怎么可能让帝国重新在中国拥有特殊利益。中国是一个大国,他们随时可以组建几百万军队。几百万军队,你认为我们大英帝国还有能力征服这样的国度吗?”
“还有他们挖走德国军工专家,这是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为什么没有及时上报,这样帝国也好制止这样的事情。你知道这些德国军工专家代表的是什么?他们很快就会让中国拥有强大的重武器,这样会改变远东的局势。让远东的局势慢慢的脱离帝国的掌控。”
埃斯顿是真的生气,不停的职责威尔逊上校。
中国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是如此的强大。可惜伦敦的老爷们,还沉浸在当年满清的情况。埃斯顿突然想起朱尔典对自己说过的话。
远东的未来不是英国的,也不是日本的,更不是美国的。
是中国的。
当时埃斯顿心中还嘲笑朱尔典是在为自己在远东的失败找借口。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朱尔典是几次给国内说过自己的意见。要么是和中国彻底交好,要么是集中全力打压中国的发展。
当时英国政府都没有听从。
和中国彻底交好,中国有什么资格和大英帝国相提并论。在世界上能够和英国相提并论的,都是世界强国。中国一个未开化的野蛮国家,也配合大英帝国交好。
至于打压中国,英国当时还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么实力。因为英国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欧战。而且英国更希望在远东地区,让日本和中国互相掐,保持均势。
这样英国重新回到远东之后,当一个调解人。
可惜错了,都错了。
朱尔典才是最了解中国的那个人。
现在的中国已经是脱缰的野马,根本不是英国能够驯服的。
威尔逊摊开手,无奈道:“并不是我没有上报,而是伦敦没有重视。我也告诉过伦敦,中国利用欧战结束的机会,在欧洲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买了大堆的机器设备和技术。现在中国利用这些机器设备,在大规模的建设各种工厂。等到这些工厂开始生产产品,中国的工业实力会超过意大利。可是伦敦忙着军备竞赛,忙着收拾德国佬,并不是很在乎中国。他们希望我能够提供一些更有用的情报,而不是这种不着边际的预测。”
听到威尔逊的话,埃斯顿不知道该怎么说。
中国?
大家怎么会重视中国。毕竟二十年前八国联军轻易打入中国的首都。其实这些年如果不是因为列强利益纷争,都想要占据中国这个大好江山。
所以彼此之间不停的扯后腿。
不然中国早就沦为殖民地。中国的那点实力根本就不在列强的眼中。
因此谁会真的关注中国,谁会认为中国真的在崛起。就是埃斯顿前段时间也只是想看看中国政府的决心,看看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他怎么会想到,战争刚刚开始这次几天时间,中国军队已经是占领了河内。
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停步在河内,现在估计连越南中圻都被中国给打了下来。看看法国陆军那狼狈的样子,还有法国海军,被中国的重炮轰的只能是养伤。
如果继续对轰下去,法国军舰肯定要沉没。
就为了对付法国一艘军舰,中国大小火炮四百多门参与。中国陆军的实力增长太快,实在是太可怕。现在中国调动的只是西南和广东几个省份的军队。
如果是全国的中国陆军,那该有多少火炮。
这么一想,埃斯顿脸色就越来越难看。
“爵士。”
“什么事。”
就在埃斯顿不停考虑怎么应付现在局面的时候,驻华公使馆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中国军队已经是围住了广州湾,驻扎在福建的中国第二舰队堵住了广州湾地区,目前在广州湾和法国两艘军舰对峙。还有中国空军出动三十多架飞机,在法国军舰旁边扔炸弹威胁。”
“该死的法国佬要投降了。”
埃斯顿立马就道。
法国在远东本来就没有什么海军力量,在广州湾拥有三艘军舰。都只是普通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中国的第二舰队虽然实力差,但对付法国三艘军舰,其中一艘已经在越南海防被中国的重炮击伤,正停靠在广州湾。
就两艘军舰,面对中国目前全方位的堵截,肯定是跑不了。
对于中国第二舰队埃斯顿了解不多,但也知道第二舰队配备大量的鱼雷艇和潜艇。对付两艘法国军舰绰绰有余。
加上天上还有飞机?
“中国空军实力如何?”
埃斯顿问了威尔逊。
“具体实力不清楚。不过目前中国在山东,奉天,上海,广东,福建都有中国空军的基地。他们的飞机一半是购买的,一半是自己生产的,还有不少是这一次从德国分到的。不过非常保密,具体实力如何我们还不清楚。”
威尔逊的情报都是知道个大概,具体就不清楚。
在收集情报上,特别是收集中国的情报上,英国显然不是很重视。
“不行,我们不能这样看着。一旦印度支那出现问题,必然也会影响我们那里。中国军队在印度支那多呆一天,那里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不稳。这次的事情一定要就此结束,不然对谁都不利。”
埃斯顿考虑的是印度支那的反抗力量。
在东南亚英国也有大量的殖民地,最害怕的就是殖民地的反抗力量。如果印度支那发生反抗,很有可能会波及到英国的殖民地。
这次的事情不能扩大,看起来要给法国一些压力。不就是几个华人富商,早点给钱打发走。不要扩大事态。
“该死的法国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