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梅先生,张学文来访。”
北京。
一个很普通的四合院,张学文站在门前敲了敲门。跟着张学文的卫队,都被张学文打发到稍远的地方,只剩下一个人跟着张学文。
很快有一个半老头开了门,看到张学文之后很是吃惊。
“总统,你怎么来了。快请,快请。”
“友梅先生,冒昧来访,多多见谅。”
“不敢。”
友梅先生。
宋小濂。
这是号称“吉林三杰”的宋小濂,他和吉林的成多禄、徐鼐霖被誉为吉林三杰。当然这个时代各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名号。
就如北洋三杰、士官三杰,后来的历史上还有黄埔三杰。如果往上数的话还有什么汉代三杰、蜀汉三杰、唐代三杰,各种各样的三杰数不清楚。
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方式。
不过张学文过来拜访的这位宋小濂是真的厉害,当得起“杰”这个称号。不然现在够得上让张学文亲自过来拜访的也没有几个人。
“不知总统到访,有何事情。”
宋小濂是比较吃惊的。
因为宋小濂在北京已经是闲置了六年多的时间。宋小濂当年和程德全的关系很好,受到程德全的提拔。程德全在担任江苏巡抚之前,曾经担任过齐齐哈尔副都统,又担任过黑龙江将军。
而宋小濂当时就在黑龙江当官,因为能力非常出色,所以被推荐给了程德全。
后来程德全离开黑龙江,去江苏担任江苏巡抚的时候,宋小濂也跟着程德全去担任江苏民政司使司。不过程德全此人很有意思,他是第一个支持辛亥革命的地方巡抚,但又不是革命党。
所以袁世凯不是很信任他,革命党对于他也是不信任他。
程德全是辛亥革命之后的江苏都督,可是袁世凯想要削弱他的势力,因此把宋小濂这个程德全的左膀右臂调到北京,然后晾在一边。就给了一个顾问的名号。
而在二次革命的时候,程德全不仅仅是反对国民党的二次革命,而且到了上海之后,还号召江苏军队跟自己一起反对二次革命。弄的很多江苏的部队,转身支持袁世凯平叛。以至于黄兴无奈之下出走南京,让南京陷入危机当中。要不是何海鸣和韩恢,以及当时南京的官兵竭力反抗,南京早就陷落。
后来人民党入主中央,北洋政府倒台,程德全当然是革命党口诛笔伐的对象。
虽然程德全的选择是他自己的选择,但是当时受到重大打击的国民党对于程德全非常恼怒,批评也是非常激烈。而人民党和国民党是有香火情的,人民党很多高层和国民党高层都是有很好的私交,以及革命友谊。二次革命之后又是接受了大批的国民党主力干将。
因此也是默许当时的国民党包括一些人民党党员对于程德全的批评。
在北京的宋小濂也是受到了牵连。
诛九族。
虽然现在不流行诛九族,但是在官场上这是很平常的。宋小濂再有才能,你是和程德全一伙的,你是程德全的好友,你是程德全的嫡系。
那么对不起。
我们就不能用你。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
这样的事情,就是张学文也不能改变。因为张学文要考虑广大人民党党员的想法,在群起激昂的时候,张学文也要顺从人民党党员的意思。所以宋小濂从袁世凯活着的时候,来北京打酱油,已经是六年多没有事情。甚至都不会去上班,政府按时给他发工资而已。
六年。
不管宋小濂当年多么出色,在政坛名气不小,但是六年的时间足够让所有人都忘记他。他这里已经是很久没有政治人物到访,也只有一些他文坛上的朋友过来聊聊天而已。
所以对于张学文突然到访,很是意外。
“友梅先生,我知道你曾经在漠河金矿工作过,对于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政府准备重新整顿一下漠河金矿,你看看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
单刀直入。
张学文没有拐弯抹角,宋小濂都被闲置了六年,这里面将近四年时间都是人民党,也就是张学文闲置了宋小濂。宋小濂心中肯定有些怨气,跟他废话反而会让他反感。毕竟宋小濂在政治圈最有上升机会的时候,却在北京做了六年冷板凳。
“漠河金矿?”
宋小濂突然变得沉默。
漠河金矿。
真是一个陌生的,但又熟悉的名字。说起这个漠河金矿,宋小濂突然非常感慨。因为宋小濂最初发迹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他在这里出色的表现吸引了程德全,所以程德全才大力提拔宋小濂。
这已经是过了十多年时间。
因此宋小濂叹了一口气,道:“这个地方龙蛇混杂。有外国人,有本地人,也有很多外来淘金的,当然更有很多为了躲避仇家、躲避债务跑到这里的。有外国军队、警察,也有本地村庄组成的护矿队,也有外地人组成的会党。更有各种杀人越货的在这里隐藏,甚至小小的地方光是各种青楼就有上百个。”
“满清时期,李合肥在那里成立过漠河金矿局,但是那个地方离我们太远。而且外国势力太多,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过一个小国家。要不是有冀御公,漠河金矿早就是俄罗斯的。”
说起冀御公,宋小濂是一脸的怀念。
冀御公,说的就是当年国家派到漠河金矿的李金镛。此人是一个功在社稷的人物,值得后人铭记的功臣。虽然现在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在黑龙江地区,特别是漠河金矿那边淘金人眼中却是祖师爷一般的人物。
因为漠河金矿就是李金镛一手创办的。
李金镛是江苏人,家里是做生意的,不敢说是巨富,但也是非常有钱。后来在李鸿章手下做事情,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开始进入官场。后来吉林将军铭安非常赏识李金镛,所以保举他成为吉林府第一任的知府。担任吉林知府期间,他曾受命前往图们江口勘定界址,迫令俄方退还占地,重立了界碑,轰动当时的东北官场。毕竟当年的满清只有天天丢土地的,像他那样认真的丈量土地,最后勒令俄罗斯把多占的土地让出来,那是多大的魄力和能力。
五十二岁的时候,李金镛受到李鸿章的推荐,到漠河筹建漠河金矿。李金镛根据当年鄂伦春人狩猎的路线,开始探勘漠河地区,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当然第一个发现漠河金矿的绝对不是李金镛,因为漠河这里有黄金的记载已经有上千年时间。而且此地已经有人小规模的进行淘金,李金镛要做的是漠河金矿的范围和质量、以及他的储量方面的勘探。而分析之后发现漠河金矿的质量堪比当时美国旧金山的金矿。
漠河是中国最北边的一个地方,此地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李金镛自己就写过:“地邻北极,严冬则雪高盈丈,马死人僵;夏秋多虫,塞耳盈鼻。起居服食,无一不难,无一不苦……”
可是这位来自江苏富裕之家的李金镛,却不畏艰难,在这里开办了五个金厂。创办的第一年就获得了三万两黄金的收入,第二年更是变成了六点二万两。随着漠河金矿局越来越正规,每年的黄金产量是稳步上升。
极大的支持了当时的北洋军。
这里是非常复杂的地方,这里什么人都有,本身此地就是满清流放罪犯的地方。加上很多闯关东的,以及各种冒险家,管理非常困难。
但李金镛就能够管的井井有条。
后来这里吸引了一大批的外国人,特别是俄罗斯,以及日本等等。他们都对于这里的金矿虎视眈眈,俄罗斯更是派遣人在这里偷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