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是这个问题。找到了,找到了。赶快写上去,以后可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胡仁源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北大的那些学生都不怎么喜欢胡仁源,就是因为胡仁源非常严谨。加上他的性格保守,因此他在北大的时候,对于北大的课程抓的很严。
对于其他并没有太大的关心。
课程弄的满满的。
所以北大师生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
胡仁源来到第一机械厂之后,人更是严谨。虽然只是仿造英国人的机器,但对于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管控很严。因为是第一次仿造机器,所以胡仁源几乎是每个步骤都要亲自把关。他希望中国也能够制造和英国一样出色的机器。
所以把第一机械厂的机器卖给荣家之后,他并没有不管后面的事情。相反他亲自带着一批学生,来到荣家的工厂。
查看这一批机器在使用当中的问题。
果然实验和工厂使用有些不同。本来不是问题的东西,真正让工人用了之后,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只要出现问题,胡仁源就带着技术员上去,查看原因。
一个月的时间当中,胡仁源和他的学生们已经是搞明白了很多平常没有在意的东西。
对于他们的启发很大。
因此胡仁源非常高兴。
他相信,只要中国人努力,中国人制造的机器不会比外国人的差。一个月的努力,让胡仁源对于这些机器了解更深。当然跟他一起来的那些学生也都是非常积极。
任何一个小毛病,胡仁源和他的学生都很重视。
“胡教授,大家都累了,吃中午饭再讨论。”
荣德生来到胡仁源这里,打断了他们的讨论。胡仁源点了点头,然后对学生道:“好好整理一下,然后快点反馈给厂里。让他们赶紧改进一下。”
“是。”
“先吃饭,大家都辛苦。”
荣德生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当然胡仁源本人的年纪也不大,才三十三岁。而他的这些学生,都是刚刚过二十岁,看起来也就是二十一二岁。年纪稍大的也不过是二十四五岁。
但是荣德生看着他们,就觉得自己好像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有这么一群废寝忘食的技术员,何愁中国的机器制造不发展。因此荣德生每次来到他们这里的时候,都是非常谦恭。因为他认为他们才是中国的未来。
“荣经理,我们的机器没出现什么故障吧。”
“没有。胡教授,你们的机器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些出现的小问题,你们不都帮忙解决了吗?”
“荣经理,真是抱歉。”
胡仁源立马摇摇头,道:“我们第一次仿造这些机器。虽然我们自己认为已经很完美,但没有想到还是出现了这些问题。这都是我们的责任。”
胡仁源严谨。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虽然这一批机器,并没有出现什么大故障。而且这一次的合作当中,荣家其实是得到了很多的好处的。李燮和作为上海市长,为了表彰荣家支持国货,所以在贷款额度上给了很大的支持。
让荣家有能力接连开办好几个厂子。
让荣家在面粉、棉纱这些市场上,继续勇猛精进。而且第一机械厂提供的机器虽然有些小毛病,而且寿命上是不如外国机器。
但他便宜。
而且胡仁源几乎是全程坐镇上海。不仅仅是第一机械厂卖给荣家的机器,就是其他机器有什么问题,胡仁源都是帮忙看着。
因为胡仁源认为,帮荣家修那些机器,其实也是了解外国机器的好方法。
“胡教授,你这么说可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我们荣家只是一个商家,比不得你们为国家的机械制造考虑。”
“荣经理这就是谦虚了。各行各业都有他的作用,没有高低之分。”
两个人边谈边进入荣宗敬那里。刚刚进来,就看到了一个人,胡仁源笑着道:“燮侯兄,也在这里。”
“二弟,给你介绍一下。机械部部长何燏时,也是之前的北大校长。”
“何部长,你好。”
“荣家显赫上海滩,久闻大名。”
何燏时虽然也是学技术出身,但相比起胡仁源,就多了一些世故。何燏时技术很出色,当官也很出色。他懂得变通,懂得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
所以当初选择机械部部长,选择了何燏时。
“次珊兄,我这次来,也跟你有关。坐下来一起谈谈。”
“好。”
等到荣德生和胡仁源都坐下来之后,何燏时道:“荣老板,我们第一机械厂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制造重型机器。是为了未来能跟独立制造大型机械。包括造船厂、钢铁厂这些地方需要的机器都要国产。所以成立第一机械厂。至于目前制造的一些小机器,只是为了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