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您是浙江人。清末中国纺织厂大规模的破产,我相信你应该知道。”
“是。”
刘道一说的很不错。
蔡元培是一代大家,虽然刚刚被吴稚晖讽刺一顿,让他是勃然大怒。但他很快就稳定情绪,说了自己的一大套道理。得到了那些学生阵阵的掌声。
不过禹之谟和刘道一一点没有紧张,而只是仔细的听着蔡元培的发言。
张学文在上面也是很镇定。
就如刘道一说的那样,蔡元培他的发言,鼓动性非常强。因为蔡元培当年在报纸上也是鼓吹过革命,宣传过革命。对于宣传还是知道一些。而且他的文学功底很好,写出来的文章非常优美。但仔细分析之后,就可以发现蔡元培说的都是一些空洞的宣传。比如什么学术自由、大学自由、教育不受行政干扰等等。
都只是这些。
并没有其他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当然这是所有读书人共同的毛病。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三百六十行,他们都懂。可是真正实质性的建议,却没有几个。
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在施政上有过经验,他们的很多事情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想象来考虑,只是按照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现在的政府报告和后世完全不同,不少内容都是比较机密的。
就如中国目前的很多数据都是不会公开的。如钢产量、兵工厂的发展都不会对社会公开,只有在小范围之内的政府高官当中传达。
蔡元培是没有渠道能够得到一些只有政府部门才有的数据。因此很多都是根据小道消息和他自己的观察拿到手中的。
因此一个没有准确的数据,没有施政经验的蔡元培,只能是在发言当中多一些鼓动性的内容,少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糊弄糊弄一些年轻学生还可以,要糊弄禹之谟、刘道一这样的人物,确实差了很多。
等到蔡元培说完之后,刘道一完全不受影响,就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蔡先生,我想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事情。江浙的纺织产业一直非常发达,他的历史有上千年,也是江浙经济的一大支柱。纺织厂历来也是非常挣钱的行业。为什么中国的纺织厂会大规模破产。”
“因为外国的纺织品便宜。”
蔡元培皱了皱眉,不明白刘道一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回答了刘道一的问题。刘道一点点头,然后对下面的学生道:“外国的纺织品便宜,为什么便宜。有没有人知道原因。”
有几个学生举手。
张学文就点了他们,让他们回答。
“外国的机器好。”
“外国人勾结当地政府。”
反正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刘道一这才道:“我来说说原因。首先就是外国的机器好,他们的生产效率高。我举个例子,我们的纺织厂是手工生产,一个人一天能生产两三尺的布。但你们知道当时英国人的纺织厂,他们的机器一天能生产多少布?我告诉大家,他们的机器一天能够生产几百尺的的步。比我们的纺织厂一百多工人生产的布还要多。”
“再就是他们的税比国产布更便宜。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海关在人家手里,他们规定海关的关税税率必须要和他们协商。自从中国海关成立之后,海关一直被英国人控制,关税一直是百分之五,几十年都没有变过。而且只要是洋布,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政府不允许再征收他们任何其他的税收。也就是说他们只要交完百分之五的关税,那么什么商税也好、厘税也好,洋布都统统不用交。因此他们要交的的税其实比我们自己的国产布税更少,而且少很多。”
“正是因为如此,光绪十三年的时候,国产布一包三百斤是八十七两。但是同样的洋布价格是五十七两,价格相差三十两。你说我们的国产纺织厂能不破产吗?当时几乎全国所有的纺织厂,不管大小,就没有能够幸免的。”
听着刘道一侃侃而谈,数据更是张嘴就来。
很多人都是沉默。
江浙地区当初纺织厂大规模破产的事情,有不少人是记忆犹新。当然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他们也是感同身受。
不要说光绪十三年的事情,就是辛亥年左右的时候,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是摇摇欲坠。不说那些重工业,就说说大家最熟悉的轻工业。
辛亥年左右,什么面粉厂、造纸厂、纺织厂这些厂子,基本上都快要倒闭。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拥有雄厚资金支持才可以。但就算是有雄厚资金背后支持的,也是处于亏损状态。
一战,可以说是挽救了中国民族工业。不然继续让外国货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民族工业很难活下来。
这就是当时的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外国人的生产效率比我们高,就是因为他们的织布机比我们先进。我们还在用手工织布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开始用机器织布。为什么我们的海关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那是因为外国人的枪炮比我们先进,外国人的军队比我们强大。我们被人家打败了,我们打不过人家,只能是割地赔款、道歉、让出国家主权。那么为什么我们就没有那样好的织布机,为什么我们就没有那样好的枪炮,为什么我们的军舰都只是买的?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谁能告诉我答案。”
和蔡元培不同。
蔡元培都是从一些思想上、文学上进行自己的主张。但刘道一完全摈弃了那一套,直接就是从实际出发。在报纸上,蔡元培这样鼓动性的文章,更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
一些干巴巴的数据,不可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但是在现场就不一样。随着刘道一最后一句句的问“为什么”,把所有的学生情绪都给调动起来。就是学生自己也不由自主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行。刘道一可不是蔡元培。蔡元培虽然曾经是光复会会长,也做过一些革命宣传,但几乎没有怎么参与当年革命党的活动。
长时间都是在留学。
也就是偶尔在报纸上鼓吹一下革命而已。
但刘道一十七八岁就是华兴会的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做的就是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到了日本之后,为了团结留日学生,宣传更是第一要务。
这方面刘道一是有足够经验。
他懂得这些年轻学生的想法,知道应该怎么去调动他们的情绪。
“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因为我们国家落后了,是真正的落后了。其实我非常不好意思说,但今天有些话必须要说。现在全中国的钢铁厂、煤炭厂、锑矿厂这些矿厂,还有什么纺织厂、榨油厂、造纸厂,甚至是面粉厂。你们自己可以亲自去调查调查,所有这些厂子用的机器基本上没有国产。因为我们国家根本就不能制造这些,只能是求爷爷告奶奶,花大价钱到外国人那里买这些东西。自从欧战之后,我们国家拼命的挖矿,然后把他们卖给欧洲国家。但是卖矿之后挣到的钱,政府几乎只是看一个数字,然后全都用在了购买机器上。因为什么?因为没有外国的机器,我们国家的工厂都要停工。”
刘道一从一个纺织厂倒闭的事情,都扯到了机械制造上。
但却牢牢地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蔡先生,我想问问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怎样才能够和外国厂家竞争,发展我们自己的国货,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我们连自己需要的机器都无法生产,我们怎么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