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典先生,我们政府对于协约国的这些商人在中国走私非常不满。希望你能够约束好他们。”
一次轰动全国的走私案。
真的是非常轰动。
因为牵涉的公司、大人物太多。
就是外交部部长唐绍仪也是紧急约见英国驻华总领事朱尔典。当然就算是唐绍仪不去找朱尔典,朱尔典也会过来找唐绍仪。
因为这一次被中国海警,中国警察逮捕的英法商人不在少数。
“哦,唐部长。出现这样的事情让我非常遗憾。”
朱尔典摊了摊手。
其实英法商人走私,还是朱尔典他们纵容的。实在是因为中国卖出的东西是越来越贵。虽然中国和协约国签了合同,但协约国依旧感觉现在的物资价格太高。走私的话,能够省下一大笔钱。而且朱尔典一直相信,走私并没有什么。
因为敢于走私的,都是国内的实力派。
中国人对于这些地方实力派还是非常宽容的。特别是有句话叫,法不责众。这么多的国内实力派参与这件事情,在朱尔典看来中国就算是知道,顶多就是来个杀鸡骇猴。难道还敢都抓起来不成。
可是这一次是真的让朱尔典大开眼界。
为了打击这一次的走私行动,中国不仅仅是出动了海军,应该说是海警队第一舰队十来艘军舰,还有地方军警有两万人上下参与了这一次打击走私的行为。
江浙沪地区,和英法关系友善的富豪这一次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那么多英法商人被中国政府扣留,朱尔典还需要把他们救出来。因为被扣押的英法商人当中有很多替政府运送战争物资的商人。
“不过这只是一些个别人的行为,他们也是被人给骗了。都是那些做中介贸易的那些人,是他们给了我们的商人错误的信息,错误的指点,才会让我们的商人上当受骗。这一次的事情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教训。以后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憋屈。
朱尔典是真的非常讨厌欧战。
没有欧战的时候,朱尔典在中国是呼风唤雨。看他们打仗不爽,就让他们停止战争。看他们敢影响英国的利益,就立马削他们。不听话,英国军舰就开始在长江转来转去,警告一些中国各方势力。
告诉他们,自己代表的是“日不落帝国”,自己代表的是世界第一强国英国。
中国所有的势力都会老老实实。
可是自从欧战开始之后,英国在远东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如果是以前,中国政府敢抓英国这么多商人,朱尔典早就武力胁迫中国政府。
可是现在不行。
朱尔典也只能是采取软。
这在朱尔典远东生涯当中,绝对是第一次。
“朱尔典先生,我非常同意你说的话。那些该死的骗子,他们骗了善良的英法商人。因此对于他们我们政府一定不会手软。他们的资产国家已经没收,至于他们要被我们法院判多少年,就不是我们现在知道的。”
被唐绍仪说成是骗了善良的英法商人,朱尔典都忍不住脸红。
朱尔典当然知道唐绍仪是讽刺自己。
但现在的情况,朱尔典也只能是受着。而且唐绍仪很明显是杀鸡骇猴,借着杀国内的那些亲英法的买办,来警告英法商人。
这些人很多都是英国在长江流域的代言人。
如果这些人都被中国政府收拾了,就会严重影响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影响力。但是现在的朱尔典真没有多少精力理会这些英国的狗腿子,对于朱尔典来说赶紧把英法商人捞出来才是正道。
至于那些买办,他们只能是自求多福。
“应该如此。对于这些骗子就不应该手软。”
“谢谢朱尔典先生的理解。”
唐绍仪明白,现在的朱尔典肯定是非常心疼。那些活跃在上海的买办,和英国的关系都非常好。毕竟长江流域都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很多买办都是靠着英国人挣钱。而同样英国在中国也是利用这些人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
可是现在被中国政府一锅端,怎么可能不心痛。
这是英国人多年培养的关系。
“还有,朱尔典先生。那些协约国的商人毕竟是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毕竟给我国政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他们必须要按照我国法律进行罚款。”
“罚款?数目是多少?”
朱尔典心情不好。
早就发现中国政府不是好东西,看着笑眯眯的。一看就是不吃亏的主,还要罚款。走私省下的那笔钱,估计都要吐出来。
“这个要根据案情。走私多的,当然罚款多。走私少的,当然罚款少。这一点我们都是有法律条款,法律条款怎么规定的,我们就会怎么罚款。不会多,也不会少。这方面朱尔典先生,你完全可以放心。”
“唐部长,我希望我们这边派人参加中国政府处理我们商人的行动当中。”
“没问题。”
这个问题中国政府考虑过。
这一次和当初在西南抓几个毒贩完全不同。因为当时抓的几个法国毒贩,充其量就是一些法国国内的无业游民,到中国来耀武扬威。
而且法国在中国的实力也一般般。
因此张学文敢于处死那些法国人。但这些人不行,英国在远东就算在没有什么势力,他们也不会看着中国随意的处理他们的商人。
中国面对英国依旧是不能太张狂,毕竟那可是英国。
他们想要参加,张学文也不避讳。证据确凿,他们走私的物品都没收,他们本人也都是供认不讳。还想跑,往哪里跑。张学文只想拿回自己的钱,没兴趣要对他们怎么样。
…………